雜談:諸神溯源(第2/4 頁)
認為他就是紫微星,還有一部分認為它是和紫微星不同的一個星。
所以祭拜太一,從根本上來說,是楚人對於星辰的崇拜。
由於經常在楚國之東祭祀,所以又被稱之為東皇太一。
同一時期,在遙遠的秦國,那些老秦人也有著他們的信仰。
他們信仰的是赤、黃、青、白、黑五帝,這也是後世五方五老的原型。
我們總認為多的東西沒有少的珍貴,所以這五帝之稱聽起來就比太一、昊天好像要低了一些。
當初劉邦起義之時,就曾在芒碭山斬過白蛇。
他利用老秦人的信仰,說自己是赤帝轉世,斬的白蛇是白帝之子,以此來讓秦人追隨。
再後來,秦朝一統,二世而亡,漢取秦代之。
本來大漢繼承秦的信仰,繼續供奉五帝,直至漢武帝之時,重修曆法,再定神只,便以昊天為尊,五帝為輔。
到了王莽篡權之時,他提出了合神說,重新搬出了太一,要將一些神只合並在太一之中,以太一為尊。
只是王莽沒有多久便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這合神一說自然很快就被打破了。
只是雖然被打破了,但在民間還是留下了影響,直至現在還有人認為,太一就該是天帝……
從那往後,人們也一直供養著昊天上帝,直至宋朝,宋真宗自稱夢中有神人授書,說是有玉皇之令下達。
這個玉皇,自然就是我們熟悉的張百忍了。
至於此事是真是假,是否是他為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的臆造,我們就無從而知了。
但自此之後,宋朝便把玉皇尊為上帝。
只是國家承認了,但老百姓不認可。
認為只有昊天上帝,才是萬神之尊。
興許是為了得到百姓的認可,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後續宋朝更是將張玉皇和昊天上帝合為一神,不分彼此了。
因此,昊天上帝的位格也得到了變化,之前是統領萬神,現在則變成了三清之下,更像是代言人的存在。
所以常有洪荒流小說,包括這本小說,都說是昊天下界歷劫,化名為了張百忍,轉世重修歸來。
這樣,更符合邏輯。
《神荼鬱壘》
我叫神荼,大家一提起我,總是少不了鬱壘,就宛若黑白無常,又宛若千里眼順風耳。
也不怪大家總把我們聯絡在一起,因為我們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存在。
很多人叫我們兄弟神荼鬱壘,其實唸錯了,正經的念法應該叫神荼(shu)鬱壘(lv)
我本是荼草化形,由於味道辛苦,又被稱之為苦菜。
但荼草有一個特殊的作用,那就是蚊蟲不近,蛇蠍避退。
我的好兄弟鬱壘,本體則是一種生物。
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我也忘記這種生物究竟是什麼了。
只知道這生物有著堅硬的外殼,刀劈斧砍也傷他不得,因此有著房屋永固的寓意。
所以上古人族,便把我們兄弟分別懸掛在門的左右,寓意驅趕邪祟,家宅永固。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忘了我們最初的療效,只知道將我們懸掛在門上,是極好的寓意。
於是乎,便將我們刻在桃符之上,鎮宅驅邪,這便是門畫的前身了。
受了人間香火,我們兄弟二人得以化形而出。只是天庭初建,我們兄弟雖被稱為門神,卻沒被天庭收錄,只算是個野神罷了。
我們兄弟二人一合計,欲要尋個福地修行,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桃都山。
這桃都山靈氣氤氳,因有一棵大桃樹而得名。
桃樹蟠屈三千里,樹冠遮天蔽日,世所罕見。
我們兄弟二人見獵心喜,便依樹而居,住了下來。
剛開始相安無事,直至有一天,這桃都山上忽然有惡鬼湧出。
我們兄弟不忍惡鬼禍亂人間,與其大戰一番,悉數降服。
就這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惡鬼出世,我們兄弟便一直鎮守於此。
到後來我們兄弟才知道,原來這大桃樹竟然直接紮根在地府,此處赫然是人間與地府的一處通道。
後酆都大帝巡查至此,得知了我們兄弟二人的事蹟,頓起惜才之心,封我們兄弟為東方鬼帝,鎮壓一方!
得了官方認可,我們兄弟再無顧忌,四處降妖除鬼,保一方安寧。
因此,我們兄弟在民間聲名大噪,一時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