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重遊故地噓寒問暖 微訪官署察廉辯吏(3)(第1/1 頁)
永樂聽得全神貫注,周新忽的不說了,他收住神,看了一眼周新,調侃道:“與史誠祖一起褒獎。朕願天下臣子皆如誠祖、秉彝,那又怎個可能?只報喜不報憂,就負了你‘冷麵寒鐵’的名號了,報憂吧,該殺該流的朕決不手軟。”
隨駕諸臣又緊張起來,注視著周新的黑臉。周新忙又一躬:“臣已說了許多,正候旨呢。陛下不問,臣也要說,為害一方,貪虐百姓最甚者無過於易州同知張騰。此人生就一 副碩鼠之相,上玩知州於股掌之裡,下置百姓於鼎鑊之中。爪牙嘍囉日下各處蒐羅珍玩土 產,不如意便羅織罪名羈押,令其家人用金銀寶鈔來贖。近日又以迎駕為名,強攤民間, 巧取豪奪。臣至時,冤民久繫獄者已千餘人,致數百人藏於山中作亂。”
周新素有“周廉使”之譽,其廉潔天下聞名,他既說了,皇上便深信不疑。永樂早已按捺不住心頭之火,眼睛瞪得溜圓:“紀綱,紀綱!”他大聲叫著錦衣衛使。
一個胖子忙從人群中跑出來跪下:“皇上,紀指揮留在南京了,微臣錦衣衛鎮撫司鎮撫龐瑛在。”
永樂瞪了他一眼,雖有些不滿,但想起是自己將紀綱留下的,也就作罷:“朕已下旨, 一干供應已備,他還敢假借迎駕中飽私囊,敗壞朕的聲譽,著錦衣衛速去易州捉拿張騰, 繫於刑部大獄,待朕回來再審。”
“遵旨。”龐瑛出去後,曹潤、陸禎、倪俊等幾個御史、給事中一一陳述所巡各州縣, 大都政績平平,無非是田野闢、百姓安一類的空話,並無例項,再沒有個突出的。永樂也不再問,思忖片刻,心生一計,說了句,褒獎知縣的事暫放一放,便叫散朝,傳下一道旨意,三日之內文武大臣一概不見。
永樂相信周新,但他更信自己的眼力。周新是否在東阿、汶上逗留,還是隻聽了山東布政司描述,他在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又不遠,不如就去走一走,鑿實了,立為知縣榜樣,示範天下,豈不更好?
春日晴和,冷暖相宜,雖不是什麼大的集日,寶相寺前小路的兩側早已被小商販們“一” 字並行的布了攤:賣舊書字畫的,賣碑帖的,賣古董的,賣藥的,賣各種小吃的,賣雞鴨 的,拉拉雜雜,一直襬到寺門前。雞犬之聲相聞,吆喝之聲鼎沸,倒也熱鬧。
永樂帶了楊榮、金幼孜等人隨了人流走過來,邊走還邊在攤位上瞧瞧,騰定、張杌等十幾個蒙漢侍衛便裝寸步不離地跟著,又有十幾個扮作遊客散在周圍,哪敢有半點疏忽? 看著這股子熱鬧勁,永樂心裡歡喜,一路喜笑顏開。
“皇……四爺,”楊榮差點漏了風,“我們昨日在東阿走了一天,今早上進入汶上地界。一路走來,犁田的,栽苗的,井井有條,確有一番盛世的安閒之態,這兩縣的治績非同一般啊!” 永樂也不答話,只是若有若無地點點頭,他已棄了馬匹走了兩條街,對汶上的治績早已肯定了。自建文四年南下,在南京即位稱帝,高居廟堂,每日都是看不完的奏牘,見不完的方面大員,竟不知有多少文字是真的,有多少話是真的,有幾時能像今天這樣穿行在百姓當中,實實在在感受做百姓的自在和艱難?做王爺的時候如果說還算方便的話,可進了皇宮就再也沒那麼方便了,一出門就得前呼後擁,不想這樣都不成。
官員們誰貪誰廉,百姓們疾苦豐稔,只憑地方有司自己報來,其中多少虛假多少隱情哪裡知道?御史、給事中雖然常常奉旨巡行天下,卻也是掛一漏萬。坐衙頤指氣使的,受賄黑白顛倒的,只動嘴、不動腿、偏聽偏信的,如此一想,千頭萬緒,忽一時湧來。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阿諛奉迎、功名利祿之輩越來越多,像周新、耿通、曹潤一樣悉心辦事, 像貝秉彝、史誠祖一樣恪盡職守,安民樂業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想著,走著,已快到寺前了,金幼孜問:“四爺,我們要進寺看看嗎?” 永樂看了看天光,又朝寺內瞄了瞄,父皇年少時因家境貧寒,無依無靠,在皇覺寺出家的傷心事湧上心頭,不免心酸,就不想進去了。 “寶相寺雖不太大,也是七百年香火不斷,心中遙拜就是了,我們直接去汶上縣衙,見見這個史誠祖,貝秉彝是不是也該到了?” “臣估計是到了。”楊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