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三願(第1/3 頁)
淮西兵變,這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趙構穩住心神,將劉錡的奏報交由幾位宰執傳閱。
四位宰執均是大驚失色,一齊跪倒。
“臣有罪,萬死莫贖!”
趙構不關心萬不萬死,輕咳一聲,低聲道,“都起來吧,如今不是謝罪追責之時,還需從長計議。”
形勢可以說已經很嚴峻了,行營左護軍除了被王德帶走的8000餘人,剩下四萬多人全被酈瓊帶走。
也就是說整個淮西之地,除了趕去的劉錡,再無宋軍,建康大門洞開。
幾位宰執商議過後,第一,劉錡由淮西制置副使升為淮南,淮西路安撫司公事,於廬州駐防。
其二,命岳飛率一支兵馬進駐江州。
三,令楊沂中駐防建康。
張浚立即請纓道,“臣這就去廬州,佈置淮西防務!”
趙構想了想,“卿還是暫留行在,居中排程。張宗元不是已從鄂州回返?由張宗元前去廬州安定軍民。”
張浚心頭一沉,呂祉由自己一力舉薦,而今淮西兵變,自己的相位恐怕也到頭了。
不禁又想起去年政事堂與趙鼎的爭執,看來,還是元鎮思慮更遠,自己竟然都沒去送送。
應對淮西兵變的御前會議,在御馬苑東廂匆匆結束,緊接著,一道道御旨發往各州路將領。
一直到7月底,淮西的局勢漸漸緩和下來,直到這個時候,張浚才鬆了口氣。
繃緊的神經一鬆弛下來,精神便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張浚清楚,他的仕途,完了。
前幾日,呂祉的遺體被送回建陽老家,還未下葬,呂祉的妻子便於靈堂懸樑自盡。
這更讓張浚愧疚不已。
白野一行人從紹興到建康走了小半個月,朝廷因為淮西兵變,無瑕他顧,又被晾了半月。
趙鼎還好,時不時便有故交來驛館敘舊,包括張守,陳與義兩位宰執,可惜德遠卻從未來過。
剛到建康的前幾日,白野還掐算著日子,應該還趕得上解試,老爹生前雖然被罷了職,但自己還是官戶。
並且又有自家先生作保,在建康也可以參加解試,可隨著時間推移,白野心中越加焦急起來。
再過兩天就要鎖院了啊,難道真的要錯過解試麼。
前幾日,張浚將呂祉妻子死節告知趙構。
“呂祉謀事不慎,鑄成大錯,但其忠心,日月可鑑。”
趙構知道張浚的心思,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呂祉遇害,其妻盡節,朕亦痛惜,然,呂祉之錯,幾近誤國,呂祉難以賜諡,也不得以死難忠臣體例,蔭補子孫。”
如果說之前,張浚還有一絲僥倖心理,從那一刻起,他便知道罷相在所難免。
於是主動遞上了辭職奏章。
這天,張守來到都督府。
張浚最不願見到的兩個人,一個是趙鼎,另一個,就是張守。
因為這兩人都讓他感到自慚形穢。
一個讓他慎重考慮淮西軍的處置,另一個與他對人事的任用產生分歧。
而如今看來,他們都是對的。
見張守進來,張浚強打起精神,“子固來啦!”
張守默默坐下,無言以對,良久才道,“相公沒去與元鎮敘舊?”
張浚沉默,搖了搖頭。
張守露出一絲笑容,“那白家大朗我見了,儀表不凡,談吐得體,學問極厚,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張浚苦笑,“名師出高徒嘛。”
“相公近來常有沮喪之色啊。”
“常說一失足成千古恨,自家現在深有體會。”
“此乃公罪,相公何至於此,如此悲觀?”
張浚再次無言以對。
張守神情凜然,言辭誠摯,“相公身為丞相,日理萬機,百密豈無一疏?便是諸葛武侯一代賢相,也有街亭之敗。
自古以來,但凡有志者斷不會糾結於一時之躊躇,相公在職一日,便是百官榜樣,此事,相公著實不如元鎮啊。”
張浚聽罷,汗顏不止,一抖精神,“子固兄教誨的是,德遠如撥雲見日,大丈夫於天地之間,豈能自甘頹唐。”
張守這才微微點頭,“下官眼中的張德遠,當頂天立地,百折不撓。”
張守的一席話,使得張浚萎靡之色頓消,接著,二人就當前的朝局交換了看法。
淮西兵變,四萬大軍投敵,廬州城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