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建安十二年:潁川風雲起(第1/2 頁)
建安十二年的潁川,依舊是那片繁華與底蘊交織的土地,只是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暗流正悄然湧動。
這日清晨,潁川城的集市已然熱鬧非凡。街邊的攤位琳琅滿目,有賣各種精美絲綢的,色彩絢麗,引得眾多婦人駐足挑選;還有賣鐵器的,工匠們現場展示著精湛的打鐵技藝,火星四濺,吸引了不少年輕後生圍觀。而在集市的一角,一個小小的書攤前,站著一位身著素袍的年輕人,他叫陳熙。陳熙自幼飽讀詩書,對天下局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無奈家道中落,只能靠著幫人抄書勉強維持生計。
陳熙正專注地翻看著一本兵書,眼神中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這時,一個身著勁裝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此人目光如炬,渾身散發著一股英氣。他在書攤前停下,隨意翻看著書籍,眼角餘光卻一直留意著陳熙。片刻後,中年男子開口問道:“小兄弟,看你對這兵書如此著迷,想必對兵法頗有研究?”陳熙抬起頭,見男子氣度不凡,心中暗自警惕,但還是禮貌地回答:“略知一二,不敢妄稱研究。”中年男子微微一笑,說道:“我觀你氣質不凡,不應久居人下,可願與我共商大事?”陳熙心中一驚,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言語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他仔細打量著眼前的男子,猶豫片刻後問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所商何事?”中年男子見陳熙謹慎,心中更加欣賞,低聲說道:“我乃郭嘉郭奉孝帳下謀士,如今郭祭酒正廣納賢才,為平定天下做準備,你若加入,定能一展宏圖。”陳熙聽聞是郭嘉的人,心中一動。郭嘉的大名他早有耳聞,此人智謀超群,深受曹操器重。他思索片刻後,決定跟隨中年男子去見郭嘉。
二人穿過熙熙攘攘的集市,來到一處幽靜的府邸。陳熙被帶入一間書房,只見一位身著長袍的男子正坐在案前,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卷。此人正是郭嘉,他抬起頭,看到陳熙後,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說道:“不必拘謹,坐下說話。”陳熙小心翼翼地坐下,郭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問道:“聽聞你對兵法頗有見解,那你對當下局勢有何看法?”陳熙思索片刻後,說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孫權據有江東,根基深厚;劉備雖暫居荊州,但有諸葛亮輔佐,亦不可小覷。而袁紹雖已滅亡,但其殘餘勢力仍在北方蠢蠢欲動。”郭嘉微微點頭,又問道:“那依你之見,曹操當如何進取?”陳熙站起身來,走到牆邊掛著的地圖前,指著北方說道:“袁氏殘餘勢力不可不除,否則後患無窮。曹操可先集中兵力,掃平北方,穩固後方,再圖南方。而在進攻北方之時,可利用烏桓內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各個擊破。”郭嘉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說道:“你所言與我不謀而合。我觀你才思敏捷,智謀過人,可願加入我們,為平定天下出力?”陳熙心中激動不已,連忙跪地拜謝:“能追隨郭祭酒左右,乃陳某之榮幸。”
就這樣,陳熙成為了郭嘉麾下的一名謀士。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跟隨郭嘉四處征戰,出謀劃策,逐漸嶄露頭角。
建安十二年秋,曹操親率大軍出征烏桓。一路上,道路崎嶇難行,又逢連日大雨,曹軍的行軍速度極為緩慢。曹操心中憂慮,召集眾謀士商議對策。陳熙站出來說道:“主公,如今道路泥濘,我軍若繼續這樣緩慢前行,恐被敵軍察覺,貽誤戰機。不如留下輜重,輕裝上陣,抄小路奇襲烏桓。”郭嘉也點頭表示贊同:“陳熙所言極是,烏桓人以為我軍路途遙遠,又逢大雨,必不會輕易來攻,我軍正好出其不意。”曹操聽後,採納了二人的建議,留下部分兵力看守輜重,親率精銳部隊,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沿著一條鮮為人知的小路,向烏桓腹地疾馳而去。
經過數天的急行軍,曹軍終於抵達白狼山。此時,烏桓的首領蹋頓正率領著數萬騎兵前來迎戰。曹操站在山頂,望著山下漫山遍野的敵軍,心中不免有些緊張。他轉頭看向郭嘉和陳熙,問道:“如今敵軍勢大,我軍該如何應對?”陳熙觀察了一下敵軍的陣型,說道:“主公勿憂,敵軍雖多,但陣型散亂,尚未做好充分準備。我軍可趁其立足未穩,發動突然攻擊。”郭嘉也補充道:“可令張遼率先鋒部隊直衝敵軍中軍,打亂其陣腳,我軍再隨後掩殺,定能大獲全勝。”曹操聽後,當即下令張遼率先鋒部隊出擊。張遼得令後,一馬當先,率領著曹軍如猛虎下山般衝向烏桓軍。烏桓軍沒想到曹軍會突然發動攻擊,頓時陣腳大亂。曹操見狀,親率大軍隨後掩殺。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震天,血肉橫飛。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曹軍大破烏桓軍,蹋頓被殺,烏桓的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