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眼中人(第2/3 頁)
答這樣一個憂國憂民的“太子殿下”,大興廟宇,還依照“倦空君”的名頭,鑄造一個“香火聖地”,外來朝聖者數不勝數,財源廣進。
隨即,他們覓得良機,將此個經歷,用傳記、戲曲、畫卷的法子告知天下人,再斂了一把錢財。
只是可惜,區區五十年後,這佛像便易了主,至於是誰,也早已被人忘了姓名。望枯親眼所見的道思廟,只是所剩無幾的一個——不過,這都為後話了。
但風浮濯因禍得福,得了舍竹帝君親授的三根結靡琴絃。
自此,他雖還會幫扶,但再不會貿然行事,性子也逐日變得內斂。
牽掛於心的事更是寥寥無幾。
硬要說有意思的,當屬門前忽而冒出的野蕨菜,風浮濯擇來吃,應是頗有喜歡,便不由多食了一碗米飯。
,!
——倒也有“人情味”的時候。
望枯不再細究他的瑣事,只是一心去找尋七魂六魄的蛛絲馬跡。而這一回,黯淡無光的世道里,忽而亮堂太多。
望枯再一回首,這些承載著過往的碎片,竟各個顯現出自己的面龐。
第一眼,是風浮濯居高臺,趁著月色朦朧與桑落痛罵時,遠遠瞥了一眼那跌坐在地的人。
還有一記心聲——
“怎會有妖怪?”
第二眼尚未相隔太久,風浮濯再次見得“她”。非但有了交談,還幫“她”撿拾了銀子。
——“衣裳乾淨,人也乾淨。”
——“可惜被人盯上了。”
——“適才就該制止或扛下這一劍,罪過。”
第三眼,在那萬鬼昇天之時,他們驚懼的叫囂聲中,風浮濯從明月下動容。
又與“她”相會。
只是這一回,卻更是可憐。
衣不蔽體,受盡髒水,被“同門”棄置,卻還要自毀筋脈,轉手贈與他這無關緊要之人。
除開空桑山與結靡琴絃,這是風浮濯收到的、唯一的、無須自己掏心掏肺就能得來的“禮”。
即便來得稀奇古怪。
風浮濯不可收。
還好似,“她”那與生俱來的“煞氣”,毀了自己一根結靡琴絃。
但風浮濯不怪“她”。
不知者無罪。
——“她這薄命被人覬覦,卻始終笑臉迎人。”
欽佩。
——“可惜了,我身無長物,難以回報,只有一條命還算值錢。”
——“她若看得起,便拿去罷。”
不過。
——“望枯之名,倒是會取。”
第四眼,他到了道思廟自懲,卻見一牆之隔外的人,兩手被鐵鏈鎖緊,也難藏清輝。
風浮濯只是長嘆一聲。
——“她不註名節無妨……但萬萬不該對我沒這戒心。”
——“她近我身,是髒了她。”
第五眼,是“她”在前走,轉眼又在墨色下晃盪;第六眼,是“她”斜來的影子,因風而搖曳似春枝,不勝一握。
第七眼,闊別已久,“她”泛在倒山上的水泊之面。
——“身上就是浸滿了水,也果真不是尋常女子該有的重量。”
去她故里,見枝幹太細,才稍得幾分眉目。
但仍留幾分不解。
——“巫山土質肥沃,應當不至如此瘦弱……莫非是,嘴挑,吃得少?”
第八眼,風浮濯在籠殘浮屠裡走出,“她”卻渾身溼透地睡在磐石上,困在夢裡。
風浮濯明知此咒難破,卻也以身犯險。
他認得出,這是磐州街景。
也聽得到那一雙父母官所說的名諱。
憑私心,他應當看完。
但誰說私心只有一個。
見得太多,才不舍“她”被如此玷汙。
臨走前,“她”還贈了自己一把青絲。
——“又一禮。”
——“不過,她膽子真大。”
第九眼,“她”在天道之下,任紅衣灼灼。
風浮濯偏生見不得這些,就此衝了過去。
即便“眼”已不是“眼”。
但風浮濯看得到,那跳躍在眼前的“第一絕色”。
甚至說,絕色也為“褻瀆”之言。
萬般過心,不比“她”的一瞬顰笑。
風浮濯卻沒有護好“她”,還任由“她”跟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