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唐蕃和親(第2/3 頁)
親自召見他。
李世民嚴肅地說道:“王玄策,此次出使吐蕃,責任重大。你需向吐蕃贊普表明朕之誠意,同時也要謹慎觀察吐蕃國內的情況,確保聯姻之事對我大唐有利無弊。若遇任何變故,當隨機應變,不可辱沒我大唐國威。你此去,就如同單槍匹馬闖敵營,需有十足的勇氣與智慧。”
王玄策恭敬地領命:“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辜負陛下的信任。臣此去,定會像那穿梭於風雨中的海燕,不懼艱險,為大唐與吐蕃的友好往來架起堅實的橋樑。臣會把吐蕃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就像熟知自己的手掌紋路一般。”
王玄策帶著使命踏上了前往吐蕃的路途。一路西行,穿越山川河流,歷經艱辛。當他抵達吐蕃時,只見吐蕃大地廣袤無垠,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們騎著駿馬馳騁其間。遠處的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聖潔的光芒,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那草原上的帳篷如同一朵朵巨大的蘑菇,錯落有致地分佈著。
王玄策被引入吐蕃王宮,見到了棄宗弄贊。棄宗弄贊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一股豪邁與威嚴。
王玄策行禮後,說道:“吐蕃贊普陛下,我大唐天子對貴國求親之事極為重視。陛下特遣我前來,與贊普進一步商討聯姻之細節。我大唐願與吐蕃結永世之好,共同譜寫兩國友好的華章。我大唐的公主知書達理,溫柔嫻靜,若能與贊普聯姻,必能促進兩國情誼。”
棄宗弄贊大喜:“大唐使者前來,實乃我吐蕃之榮幸。我吐蕃上下皆盼與大唐聯姻,若能成功,我吐蕃定當與大唐攜手共進,共享太平盛世。我吐蕃有勇猛的勇士,可在日後與大唐共同守衛邊疆。”
在商討過程中,王玄策詳細地介紹了唐朝公主的情況以及唐朝對於聯姻後的一些設想,包括文化交流、貿易合作等方面。棄宗弄贊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大唐文化源遠流長,若能傳入我吐蕃,必能讓我吐蕃子民受益良多。我吐蕃也有獨特的技藝與物產,願與大唐互通有無。我吐蕃的藏毯精美絕倫,可在大唐定會備受喜愛。”棄宗弄贊豪爽地說道。
王玄策心中暗自欣慰,看來此次出使進展頗為順利。他又說道:“贊普陛下,聯姻之後,兩國可互派學子交流學習,增進彼此的瞭解與信任。同時,在邊境貿易上,可設立集市,讓雙方百姓自由交易。這樣一來,兩國百姓的生活都會更加富足。”
棄宗弄贊笑道:“此議甚好。我吐蕃定當全力配合。”
在吐蕃期間,王玄策還深入民間,瞭解吐蕃的風土人情。他發現吐蕃百姓雖然生活方式較為粗獷,但卻熱情好客,對大唐也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他走進一個吐蕃牧民的帳篷,牧民熱情地招待他,給他獻上香濃的奶茶與美味的犛牛肉乾。
而在長安,李承乾、李泰、李治也在密切關注著王玄策出使的訊息。李承乾心中仍有些許不安,他對身邊的侍從說道:“這聯姻之事,變數頗多。但願王玄策能順利歸來,莫要給大唐帶來麻煩。這事兒就像走在薄冰之上,一步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李泰則信心滿滿:“大哥不必擔憂。王玄策一向能幹,此次出使定能成功。待聯姻事成,我大唐必將在西南邊陲樹立威望,周邊小國也會紛紛來朝。到時候,我大唐就像那眾星捧月般,成為世界的中心。”
李治在一旁默默地聽著,他心中憧憬著大唐與吐蕃聯姻後的美好景象:“若是兩國聯姻,邊境的百姓就能安居樂業,不再受戰爭之苦。我大唐也能更加繁榮昌盛。就像那兩條奔騰的河流匯聚在一起,力量更加強大。”
隨著王玄策與吐蕃方面的深入商討,聯姻之事逐漸有了清晰的框架。王玄策將商討的結果詳細記錄,準備返回長安向李世民覆命。
當他踏上歸程時,望著吐蕃的大地,心中感慨萬千。此次出使,不僅完成了使命,還領略了吐蕃的獨特魅力,他深知這只是唐蕃友好往來的開端,未來還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等待著兩國。
回到長安後,王玄策進宮面聖,將出使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李世民彙報。李世民聽後,龍顏大悅:“王玄策,你此次出使有功。朕相信,這唐蕃聯姻,必將開啟兩國關係的新篇章,為我大唐的穩定與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你就像那凱旋的將軍,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承乾、李泰、李治聽聞訊息後,也來到大殿。李承乾見事情進展順利,心中的擔憂也漸漸消散:“父皇聖明,兒臣也為大唐與吐蕃的友好感到高興。這就像陰霾散去,陽光重新照耀大地。”
李泰則笑著說:“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