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雙子海圖:霸者航路 > 第139章 王朝新政

第139章 王朝新政(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嬌小玲瓏的羋瑤重生大明1635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在萌學園摸魚的日子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異界之婉婉復仇記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

人,我知道你們擔心改革會影響既得利益。但請想想,如果產量提高、利潤增加,你們的田產不是能獲得更多收益嗎?"

一位年長計程車紳若有所思:"可是這些新式機械,造價一定不菲吧?"

"正是因為如此,"李修然早有準備,"朝廷準備設立'工商銀莊',專門為改良生產提供借貸。只要有可靠的產業計劃,就能獲得資金支援。"

,!

"這倒是個好主意,"那位士紳點點頭,"但監管必須嚴格,否則"

"自然,"範景文說,"我們已經起草了《銀莊章程》,建立了嚴格的稽核和監督制度。"

就在這時,又一個訊息傳來:揚州鹽商集體表態,願意投資新式鹽場建設,還要捐資興辦工藝學堂。

"這是個好兆頭,"朱聿鍵欣慰地說,"鹽商們向來最謹慎,他們都願意投資,說明新政確實有前景。"

"陛下,"李修然說,"不如我們去秦淮河畔看看?讓大家親眼見識新政帶來的變化。"

片刻後,一行人來到秦淮河畔的示範工坊。工坊外牆面一新,顯得格外氣派。但真正讓人驚訝的是裡面的景象。

寬敞明亮的車間裡,十幾臺嶄新的織機正在運轉。工人們不再需要用腳踩踏,只要轉動手柄,織機就能自動運作。更令人驚歎的是,織出的花紋比傳統織機更加精美。

"這是改良版的提花機,"李修然向眾人介紹,"由蘇州老匠人和西洋工匠共同研製。不僅提高了效率,還能織出更復雜的圖案。"

"這些工人"周明德注意到,"怎麼有不少女子?"

"正是,"一位女工站出來,"以前我們在家織布,一天最多織兩尺。現在用新機器,不僅能織六七尺,工錢還更多。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夜校,教我們認字讀書。"

眾人又來到瓷器作坊。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臺巨大的拉坯機。

"傳統拉坯全靠腳力,很耗體力,"李修然解釋,"這臺新機器採用水力驅動,匠人只需專注於器型的塑造。現在我們的青花瓷已經能與景德鎮媲美了。"

"這些工匠,"範景文問,"都是從哪裡請來的?"

"有老匠人,也有新學徒,"工坊主管答道,"我們設立了學徒制,老匠人教技藝可以得到額外補貼。年輕人學得快,現在已經能獨立操作了。"

正說著,一陣歡聲笑語傳來。原來是工坊旁的夜校下課了。十幾個年輕工人抱著書本走出來,還在熱烈討論著什麼。

"他們在學什麼?"朱聿鍵好奇地問。

"除了認字讀書,還有算學和工藝製圖,"一位年輕教師走上前來,正是艾儒略的學生,"最近我們還加入了《格物入門》課程。"

"格物?"周明德皺眉,"這不是西洋之學麼?"

"大人有所不知,"那教師恭敬地說,"格物是探究事物的道理。比如,為什麼水能推動機器?為什麼不同的土壤長出不同的莊稼?這些知識,對改進生產大有幫助。"

就在這時,一陣香氣飄來。眾人循著香氣來到工坊後院,看到一片整齊的試驗田。幾個農戶正在檢視稻苗。

"這是從江南各地收集的水稻品種,"李修然介紹,"我們在這裡試種,選出最適合本地的良種。去年光是這項改良,就讓周邊農戶的收成增加了兩成。"

一位老農激動地說:"以前種地全憑經驗,現在有了新法子,省力又高產。最重要的是,孩子們也愛學這個,不用再像我們這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朱聿鍵聽得連連點頭。他深深明白,真正的改革不是一紙命令,而是要讓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陛下,"範景文說,"臣建議將這些成功經驗編成冊子,發往各地推廣。"

"不夠,"李修然說,"光有冊子還不行。我們要在各府建立類似的示範點,讓百姓親眼看到,親手試試。要用事實說話。"

"說得好,"朱聿鍵環視四周,目光中充滿堅定,"這才是真正的新政——不是靠強迫,而是讓人心服口服。傳旨,即日起在江南各府推廣此法,所需經費由戶部專款支援。"

周明德等保守派大臣面面相覷。他們不得不承認,眼前的一切遠比想象中更有說服力。

離開工坊時,天色已近黃昏。秦淮河上,畫舫紛紛亮起燈火。但今天的秦淮河畔,除了往日的歌舞笙簫,還多了幾分新氣象。

"看,那是新建的天工閣,"李修然指著河對岸一座雅緻的建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