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開業前的準備(第1/2 頁)
“娘,我們給大哥二哥和四哥也買了被褥吧。他們平日裡想來住的話,就可以和我們一起住在酒樓後院啊。”
李月娘一聽也是啊,酒樓後院的罩房裡都是長長的通炕,被褥往上一鋪就可以睡覺。
三個兒子平日裡,還能回去一起住,完全住得下。
當即李月娘開心地又買了三床被褥!
杜永豐雖說沒有繼續在私塾裡讀書,但是他也是識字的。
來了酒樓之後,他和他爹說好,第一時間就把招工啟事貼在了酒樓的房門外面。
杜老二帶著村裡的幾個人正在洗洗刷刷的時候,陸陸續續就有住在附近的百姓上門來應聘夥計了。
李月娘帶著兒子女兒回來的時候,杜老二正坐在一張椅子上,面試這些來應聘的男丁。
等到杜永豐和杜幼菱也回來之後,就他們爺仨一起面試,其實杜永豐和杜幼菱也就是坐在旁邊,倒不會真的在他們爹面前插話。
杜澤恩則帶著他娘進去了酒樓的廚房,他們要熟悉新廚房的這裡的灶眼火力,廚房用具,開始試做麻辣燙。
做開業前最後的準備。
因為這酒樓處在繁華的長興街,所以平日裡一舉一動都很受人關注,所以杜家剛把招工啟事貼好,陸陸續續就來了很多人面試,一個下午就把夥計全招好了。
最後總共找了5個跑堂夥計,五個切墩的。
跑堂夥計的工錢是一個月800文,切墩兒的工人,工錢是一個月一兩二錢。
切墩兒就是類似於廚師的工作,主要負責切菜、配菜。
五哥杜澤恩負責熬製湯底,這個是獨家秘方,自然不會輕易讓別人碰。
次日。
杜老二一大早就去了定做招牌的店鋪,定做了一塊黑底描金的大招牌,上書:“杜氏麻辣燙”五個大字。
又給了100文的加急費用,那店鋪的掌櫃承諾,第二天早晨就能給送過來。
之後,杜老二回到酒樓,又帶著杜澤恩和杜永豐去集市上買了新鮮的肉菜。還有易於儲存的乾貨,像是木耳,蘑菇,筍乾,紅薯粉條。
更主要的是,要選幾家不錯的菜販和肉鋪,讓他們每日給杜家酒樓送新鮮肉菜。
本來杜老二和杜澤恩還準備挑一家最有口碑的,給他們酒樓供應蔬菜肉類就好。
還是杜幼菱跑到杜老二的跟前說:“爹,你不要只在同一家店鋪買肉買菜。這樣長時間合作下來,他們漸漸就會以次充好,不新鮮的肉菜也敢夾在裡面給我們。”
“我們要是臨時換供貨的商家,一時還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貨源,嚴重地還會耽誤生意。所以供貨商千萬不要只選擇一家,否則我們會被人家拿捏!”
杜老二聽的認真,就聽到閨女繼續說:“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蔬菜瓜果一類的找三家,肉鋪找三家。這樣他們為了保住我們這個大主顧,無論是菜還是肉,肯定都給我們最新鮮的。說不好,還會主動讓利一些,以求我們家能多買一些他們家的菜和肉。”
杜老二聽完閨女的生意經,簡直你驚為天人!
摸著閨女的小腦袋,又看向在經商上頗有心得的杜永豐,就想起大舅哥的經商手段。杜老二感慨:原來真的不僅有外甥肖舅,外甥女也肖舅!
加上他們家還有鴻宇,最是深謀遠慮。
杜老二原本即將開業做大生意的焦躁,都被幾個兒女給治好了。
其實杜幼菱那讓三家同時給供貨,並不是什麼像舅舅,而是她以前穿越到21世界,學的一門課叫做工商管理,管理課老師這樣講的。
當時老師讓他們從三家供貨商那裡選擇一家,其中一家的貨物質量最好,價格還便宜,所以所有同學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那一家。
當然答案全錯,最後就被老師給普及了三家供貨商的道理。
下午的時候,杜老二又帶著兩個兒子和村裡的幾個人,將後院的通炕都改造成了火炕。
他們都是老手了,一個下午的時間8個人就將後院裡,六間罩房的通炕全改成了火炕。
這樣,杜老二就不用專門去買炭,來給各個房間取暖了。
畢竟如今還是三月中旬,天氣很是嚴寒,無論買哪種碳,就是最便宜的青煙碳也要10文錢一斤,哪有用柴火來的划算。10文錢能買一大捆的木柴,燒火炕兩個晚上都燒不完。
次日一大早,新做的招牌就被蒙著紅布,送到了杜家酒樓。
店裡的幾個夥計聯手,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