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買鵪鶉苗(第1/2 頁)
肉用馬糞紙包著,楚榆特地把自家的肉掛在車後座,與送人的肉隔開。
灌縣在德陽市的北邊,與山關村在反方向,去灌縣正好要路過德陽市區,這一趟也算順路了。
倆人騎了足足四個小時,臨近中午才到了灌縣的鹽水村,舒愛國怕楚榆身體弱吃不消,還好原主年輕,最近又早睡早起,身體恢復的不錯,四個小時倒也不算什麼。
中午路上沒啥人,日頭又曬,倆人走了好久才遇到一個挑水的老漢。
舒愛國下車打聽:“大爺,您知道鄭老九家怎麼走嗎?”
老漢瞥他一眼,“聽你口音是鄭老九老家的吧?他家住在村子倒數第二排,沿著大壩一直走就到了。”
舒愛國謝過他,舅甥倆人一路騎到鄭老九家。
鄭老九正在門口鋸木頭做木架,見到他愣了一下,扔下鋸子激動道:“老舒!”
舒愛國呵呵笑道:“老九,叔來看你了!”
鄭老九笑著直捶他後背,“你這傢伙還是老樣子!就喜歡佔我便宜!”
楚榆頭一次見識到中年男人的友情,格外新鮮,沒想到老實沉默的二舅還有這樣鮮活的一面,到了鄭老九面前跟個沒長大的孩子似的,還會開玩笑呢。
果然,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男人至死是少年。
幾人寒暄幾句,舒愛國才提起這次的來意,鄭老九也才知道舒蕙竟然離婚了,想當年鄭老九情竇初開時,還曾暗戀過少女時期的舒蕙,奈何兩人有緣無分,鄭老九後來也娶妻生子。
年少時的夢中情人過得不好,鄭老九多少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不是對舒蕙還有感情,而是一種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時大家都差不多,誰能想到後來不同的境遇呢?
鄭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時還聽他老孃提起過,說舒蕙的大女兒模樣太出挑,十里八鄉都找不到那樣的,鄭老九還尋思著一個鄉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誰知竟美到這種程度。
“這就是楚榆?”
楚榆笑著喊人:“鄭叔叔好,我是楚榆。”
鄭老九抽著煙直點頭,“不錯,落落大方又不怕人,是個做生意的料。”
一陣寒暄後,舒愛國把肉和蘋果從車把上取下來,順勢提到鵪鶉的事。
“最近價格漲了點,鵪鶉蛋的批發價也要四分錢一個了,我這邊有幾個固定的客人,你們想要,我一天至多給你們一百五十個。”
四分錢批發價有兩三分錢的利潤,一百五十個鵪鶉蛋只能賺四塊多錢,這還沒算上人工和耗損,沒算上從壩頭村過來的五個多小時車程。
不過要是能攢個六七天來一次,一次賺個二十塊錢,倒也是值得的。
鄭老九又道:“也是你們運氣好,夏天就是鵪鶉的孵化期,你們可以帶點蛋回去自己孵化,孵化期十七天天,再等個四十五天就能下蛋,前後差不多兩個月時間。”
兩個月太久了,對楚榆而言,時間成本很寶貴,眼看著前世的五套房產和鉅額存款化為烏有,她迫不及待要在八十年代發家致富。
如今遍地是商機,賣農副產品更是一天一個行情,兩個月後,鵪鶉熱都過了,誰知道這鵪鶉還好不好賣?
要是眾人見行情好,一窩蜂來賣鵪鶉,她連魚尾都吃不到。
說到底,她賣鵪鶉是想蹭熱度賺個快錢,管他長不長久,把錢賺到手再說,當然是越快越好。
要是能買點鵪鶉苗回去,一邊下蛋一邊孵化小苗,就能快很多。
楚榆生了這個念頭,就問:
“鄭叔叔,您這的鵪鶉苗能售賣嗎?”
鄭老九笑笑,鵪鶉蛋生意一直好做,卻也沒有太火爆。
八十年代初,人們思想保守,資訊獲取也慢,這鵪鶉在外頭身價大翻身了,可知道他這養鵪鶉的人還真沒幾個。
天氣炎熱,收鵪鶉蛋那幾人都保守,生怕收去的鵪鶉蛋賣不掉,隔日會壞掉,一次也就收三四百個蛋。
再加上灌縣離德陽市區遠,來回顛簸容易有耗損,這就造成了農貿市場老闆沒貨賣,他這邊貨賣不出去的尷尬場面。
不過他還是笑道:
“鵪鶉苗很緊俏,別人我是不賣的,但以我跟你舅的關係,不賣也得賣啊。”
鄭老九沉吟後又說道:“可以給你們三百鵪鶉苗,三百個能孵化的鵪鶉蛋,我收別人至少要一百五,收你們就算一百,先欠著,等你們賺了錢再給我。”
舒愛國倒沒吃驚,這年頭賒賬很正常,更何況他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