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1/2 頁)
至堯帝之治末期,其有意卸位,另立人皇,乃以真身坐鎮仙庭,遣化身遊於人間。
不過三百年,堯帝遊至斗山,見一青年躬耕於此,心中頓覺驚疑,便上前與之攀談。
只聽堯帝問到:“自帝嚳之後,人族仙食不復乏缺,青年修士漸重於修行。我觀你當屬此類,為何還如此廢於修行?”
那青年早已注意到堯帝,此化身雖為老者像,但其氣度不凡,帝威猶在,青年自是不敢怠慢,當即便答到:“老先生誤會了,非我不修行,此即為我修行。”
聽罷,堯帝一愣,但旋即便點了點頭。
作為人皇,歷經多事,自是明白青年的意思,同時心中也是一嘆:竟是自己眼拙,沒第一時間看出來,莫不是因政事所累而荒於修行?!!
想到這個可能,堯帝更加堅定了尋找接班人的信念!
見堯帝似乎明白了什麼,那青年繼續說到:“我道在此,在自然。以萬物為鄰,寄身於天地,生靈共榮,豈不樂哉?”
堯帝聽得明確,這話雖是在問自己,但卻毫不掩飾其中那青年對自己的道的堅定。
環顧四周,堯帝心中瞭然,當即說到:“我看此處群獸耕地,百鳥播種,是為萬靈萬妖之天堂。你身為人族,置身於此,豈不叫旁人認為有與妖私通的嫌疑?!”
此時的人妖二族,有十日禍亂在前,關係並不如以往和睦,恨意已在族內滋生良久,只待一個時機,便可爆發。
雖然堯帝這麼說,但那青年卻是不以為意:“我道如此,如之奈何?!
何況昔日有皇少昊立少昊之國,初時不也只其一人?後隨其德傳天下,名聲漸廣,人族才逐漸去往他國。難道先生也認為我皇少昊會在此時私通妖族嗎?”
對於少昊,堯帝自是不少細說。
再者,此時自己以化身出遊,明面上僅是一普通人族,若是說些人皇的不是,難免到時落人口舌。
因此,堯帝便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聽你提起少昊人皇,莫不是你想仿他之行,以此小地,德傳天下而稱皇?”
“可別亂說!”青年似有些怒氣,“今堯帝為人皇,消十日之災,滅人族之難,以慧眼識賢臣,仁德之名無人不拜服!汝今豈有篡位之說?!!”
言罷,青年拂袖而去。
見狀,堯帝也只好笑著離去。
......
時光匆匆,已過萬年。
以堯帝之能,萬年時間,已能遊歷半個人族。
期間雖也見過不少人,遇到過不少事,但他總感覺沒那第一個青年有趣。
確實,人總是這樣,對第一次的事物總要上心一些。
於是,輾轉百年,堯帝又到了當初之地。
那兒還是老樣子,依舊是那群獸百鳥之家,依舊是那青年在那修他的自然之道。
見堯帝再來,青年欲轉身離去,但他的修養似乎並不允許他這麼做。
只聽他輕聲問到:“先生怎又來此?”
言語中充斥著無奈。
也是,你我二人素不相識,上次相見既已有不悅,怎又再次上門?
堯帝聽到他的話,也不惱怒,緩緩說到:“我這些年遊走世間,倒也見過諸多人事,卻不曾瞧見如你這般誠心向道之人。你可稱我為伊祁,不知你之名......”
聽罷,青年略有遲疑,但最終還是開口到:“先生稱我重華即可。”
“好。”堯帝“呵呵”笑著,“重華,自上次一別,你這道似有見長啊。”
這個轉折讓重華有些摸不清頭腦,但他能察覺到眼前的老者沒什麼惡意,便說到:“略有長進,不足掛齒。”
略微寒暄了幾句,堯帝便說到:“你曾言自己修自然之道,今日再見,我卻覺你之氣息不甚柔和。這暫且不論,單這千里之地,印有你之氣息,如此佔地稱王,卻不是避世自然所為......”
聽到這話,重華也有些無奈:“吾觀先生今日如萬年前一般精神,料想已不被時間所縛。既能看穿我之變化,那先生修行定在我之上。
於先生這般王尊的存在,遊於天地,可還為生命凋零而憐憫?”
不待堯帝回答,重華便接著說到:“五千年前,此地精怪以戰逐共主,似如當年黃帝與蚩尤一般,死傷無數。若無外力介入,恐此時生靈已煙消雲散。
再者,此間生靈戰爭不斷,殺伐四起,血氣銳氣已汙濁靈氣,吾之修行亦有所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