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商議追擊(第2/2 頁)
領眾多兵馬,行軍速度必然緩慢,咱們或許能追上他們!”
公孫瓚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附和道:“雲長所言極是!既然轘轅關的守軍已經悉數撤退,咱們正好可以追擊董卓,我麾下騎兵足足有五千之眾,速度極快。定能追上董卓。屆時若能救出天子,那可是滔天大功一件啊!”
張固見狀,連忙勸阻道:“公孫太守且慢,轘轅關守軍既然已經撤退,定會提防咱們的追擊。因此,路上必定會設有伏兵。咱們若是貿然追擊,必然會中埋伏啊!”
公孫瓚聞言,哈哈大笑,不屑道:“張固,你此言差矣!董卓的軍隊此時已是驚弓之鳥,只顧逃命,哪還有心思設伏?就算真有伏兵,我公孫瓚又有何懼?這險,值得一冒!”
眾人正在商議之際,忽有小卒策馬前來稟報:“報!探馬來報,轘轅關守軍已經棄關向西邊撤退,轘轅關此刻已是空關一座。”
公孫瓚聽後,更是得意非凡,大笑道:“哈哈,轘轅關守軍果然撤了!我要立即回營點起兵馬追擊。你們二人若是也想建功立業,便與我一同追擊;你們若是膽怯,便留在這轘轅關,看我如何大展身手,建功立業吧!”
說罷,公孫瓚便帶著部將以及劉備三兄弟,急匆匆地離開了。張邈見狀,心中憂慮,說道:“安定,咱們就真的不管了嗎?”
張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伯父放心,我斷定路上必有伏兵,公孫瓚不聽勸阻,便讓他去冒險吧!”
張邈聞言,點了點頭,道:“你此言也有道理。暫且不說伏兵之事,我這邊只有八百騎兵,而你那邊的騎兵也並不多。咱們剩下的都是步卒,如何能與公孫瓚那五千騎兵相提並論?就算去了,也追不上他,功勞都讓他給佔了,咱們何必費那個勁呢?由他去吧!”
“我意已決,還是移師轘轅關吧!先將這座雄關佔據再說。轘轅關離我的陳留不遠,我準備在此長期駐紮一支兵馬。等聯軍散去後,我或許能借此機會出兵控制洛陽。”張邈補充道。
張固聞言,點頭贊同道:“恭喜伯父不費吹灰之力便佔據了一座雄關!只不過,洛陽嘛,我估計董卓可能會一把火燒了。所以這轘轅關要不要也就無所謂了!”
張邈聞言,哈哈大笑,擺手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董卓那賊子脅迫百官遷都長安,已經夠驚世駭俗了,他怎敢再火燒舊都?”
張固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再解釋。畢竟,他深知歷史的走向。於是,他岔開話題對著郭嘉說道:“奉孝,你在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郭嘉被張固的話從沉思驚醒,沉吟片刻後說道:“主公,我方才在想,之前我勸主公不要追擊,是基於無人追擊的前提。但現在公孫瓚卻要追擊轘轅關守軍,我料定公孫瓚此行必敗。只不過,他的失敗卻給了主公一個機會。”
“公孫瓚敗後,轘轅關守軍必定會加速撤退。此時咱們再追擊,他們必定料想不到。如此一來,主公必然能獲得一場大勝。追上董卓或許不太可能,但獲得一些糧草、馬匹等物資還是沒問題的!”郭嘉分析道。
……
失敗後是否繼續追擊?這個戰術後來曾被賈詡巧妙地運用過。
曹操第二次攻打張繡時,因有情報傳來稱袁紹威脅許都,曹操不得不撤兵。張繡欲追擊,卻被賈詡勸阻。結果,張繡在追擊途中被曹操伏擊。等張繡撤回後,賈詡反而勸他再次追擊,結果張繡大獲全勝。
張固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奉孝之計可行!等公孫瓚走了以後,我再跟上。我只帶騎兵出擊。”
張邈聞言,道:“安定,你只有五百騎兵,人數實在太少了。這樣吧,把我的騎兵也帶上,我讓趙寵助你。這個人你也熟悉,記得戰利品分我一點。”
趙寵?他之前曾是典韋的上司,沒想到如今已經升官了。還是騎兵統領。張固點了點頭,感激道:“多謝伯父!沒問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