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兩軍大會上下江(第1/2 頁)
和老張家這邊歡天喜地不同,身處建康的賈似道面色相當的難看,因為趕來拜見他的淮西安撫使夏貴掏出了一份不知道哪裡來的歷書,上面寫著宋歷止三百二十年。
倆老頭默然無語,並不敢就此事在軍中如何宣揚。
不過賈似道所統帥的大軍,還是給伯顏造成了巨大的震撼。首先是十三萬大軍號稱百萬,前後綿延百餘里,舟師相連,橫亙大江。
從臨安來的殿司兵有一個地方,極大地區別於以前外地入援襄陽的兵馬——衣甲俱全。
別小看衣甲俱全這一條,能夠全身披掛,不僅僅意味著防禦力的強大,還意味著士兵有旺盛的體力,能夠支援披掛幾十斤重的扎甲,並預備投入戰鬥。
自古以來,能夠全身披掛,衣甲俱全的軍隊,往往都是精銳無比的大軍。說明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經把力氣將養了出來,還擁有充足的後勤和供應。
單從外表上來看,孫虎臣前軍的四萬多殿前兵,堪稱天下“精銳”。
畢竟他們天天練站班,皇帝祭天的時候,可能站軍姿站四五個小時,某種意義上外頭看著,確實有一種轟轟烈烈的架勢。
甭管裡面是不是花架子,是不是已經退化成了坊郭的遊民,可他們在外頭,就是令伯顏覺得這支人馬很難對付。
除開這一點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使得伯顏對於進戰宋軍產生了疑慮。
開春了!
開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從西伯利亞出來的西北風,正在轉換為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風。而元軍在上,於安慶。宋軍在下,於建康。
風向有利於宋軍向上迎戰。
大江到了安慶、建康這一段水域,江面已經非常的開闊。此時還是一個氣候溼潤的時代,上游也沒有三峽大壩。江面寬達二十公里,河水流速極慢。
水軍舟師想要移動,要麼依賴船帆,要麼依賴划槳。在這樣的江面上混戰,才建立沒多久的蒙古水軍,恐怕很難和佔據天時地利的宋水軍交戰。
所以伯顏遲疑了,忽必烈把二十萬大軍交給他,約等於把命根子都交給他了啊。
哈拉和林的蒙古中央軍已經被忽必烈帶著漢世侯幹垮了,元軍現在主要依靠的就是北方的蒙古軍戶和漢軍戶兵力。
二十萬,可以說是忽必烈的絕大部分本錢。要是丟了,忽必烈這個皇帝的位置都坐不穩,宗王們肯定要好好和忽必烈聊聊到底誰應該做大汗。
如果按照蒙古人的說法,忽必烈多少沾點得位不正,現在他實力強大,那還可以暫時低頭臣服。一俟忽必烈實力大損,宗王們肯定要開大會的。
如此看,也難怪伯顏遲疑,不敢進兵咯。
原本勢頭極猛的元軍,到了安慶,居然就此停歇了下來。賈似道當然也不是純靠吹噓出來的宰相,他當年也得到過孟拱的推薦呢,本事肯定有幾分的。
瞧見伯顏不動彈了,那是大喜過望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宋軍什麼成色,沒有比賈似道更明白的了。他決定趁著自己的老虎皮還沒有被戳破,立刻採用汪立信的中策。
將元朝使臣放回,同時向伯顏贈予柑子。
伯顏收下了柑子,這令賈似道登時從容了好幾分,隨即派出使節,向伯顏建議。宋朝廷願意向元朝廷提供三百萬銀絹,作為休兵之費。
請伯顏放還所得降人,並沿江州郡。此後宋皇帝向元皇帝稱侄,每年繳納歲貢銀絹一百萬,並開放延邊榷場,許元人自便貿易。
如果伯顏不答應,可以增加到五百萬和一百五十萬。
如此卑微的姿態,自然而然就令伯顏產生了新的判斷。宋軍號稱百萬,至少也有十幾二十萬吧,作為東南大國,地方萬里,人民三千萬,拉出十幾萬大軍來,這是完全沒問題的。
既然有十幾萬大軍,即便你不想和我打野戰,你把十幾萬大軍收攏進建康城,留數萬水軍在外遊弋,保障外援。勾連淮南和兩浙人馬,以做固守之計。
拖,也能夠把蒙古大軍給拖死!
是不是這個道理?
襄陽的宋軍都能堅守六年,建康同樣城高池深,還更靠近南宋統治核心區,糧秣徵集更加容易。怎麼著也能夠守住的吧。
建康城那可是多少朝古都,千百年名城,金湯一般。即便元軍有二十萬大軍,伯顏也不敢誇口說能夠輕易攻下建康。
那麼以此來推斷,賈似道為什麼這麼慫?
說到底就是軍隊不行。
如果軍隊可以,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