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真正屬於夏國的星舟(第1/2 頁)
導致這款航天器並非最初預想中的那種巨大載具,內部也只配置了最基本的功能區。
如果要在裡面長期生活,則需要穿著防護服並透過特定系統維持生命。
這確實不如吳罡所期望的自由度那麼高。
但考慮到壓力調控等複雜技術尚待解決。
現在也只能先採取這樣的解決方案。
吳罡點頭贊同道:
“現階段也只能如此操作了。”
接著他又表示,“如果我們能率先在這兩個星球之間建立起橋樑,就意味著佔據了先發優勢。”
隨後無論怎麼改進提升都好說。
鑑於吳罡已經成功研製出關鍵元件,接下來的任務自然是加緊完成剩餘部分。
當其他國家紛紛投資海外空間設施時。
夏國已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首次向月球發射大型航天器的任務。
看著螢幕上展示的穩定資料流,兩位科學家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這是一架真正屬於夏國的星舟!
儘管初版仍有許多瑕疵,但它標誌著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即使老鷹擁有五個空間平臺。
如今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太空港作為跳板。
並且未來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開發更多型別艦隻。
最初美方提出徵收‘保護費’的要求時被果斷駁回。
既然已經有了抗衡之力。
何必多此一舉支付費用?
再說即便當前技術水平有限。
這套裝備依舊堪稱小型太空城。
與其花錢買可能永遠不會實現的服務,倒不如繼續專注科研事業。
不僅如此,我國對外宣告此次任務圓滿成功的訊息。
瞬間引起了全球關注。
當前就連超級大國也在探討外層空間定居問題。
對於其餘國家而言,即使眼下無法立即參與。
但為了長遠利益考慮,或許該開始重新權衡立場了。
到底是支援老鷹國的五個國際空間站,還是跟著夏國一起打造自己的太空母艦呢?剛開始時,老鷹國並沒有太在意夏國打算建星艦的訊息,他們覺得這只是個不太可能成功的設想。
畢竟,建造空間站不是造船那麼簡單。
誰也沒料到,夏國會這麼迅速地取得成功。
就在這些國家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孫書宏給吳罡帶來了喜訊。
此前,吳罡讓孫書宏研究火星上的空間站。
因此,在吳罡忙於太空母艦的研究期間,楚老一直在幫助建立專屬於吳罡的火星站點。
這段時間裡,吳罡研製的零號核聚變引擎也用在了這個火星空間站上。
現在吳罡和楚老已經偷偷訪問過位於火星軌道510位置上的基地,並進行了一番考察。
儘管目前老鷹國已經有了五個國際空間站,並對許多星球進行了監控,但在火星的探查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徹底。
尤其是吳罡計劃去建設火星基地的地方——一個常有活躍火山的南部區域,因為這裡溫度非常高,暫時還沒有進入老鷹國的研究視線中。
利用這一點,吳罡選定了一個被山巒遮擋、隱蔽性非常好的地方作為火星基地的位置。
根據需求,孫書宏的設計儘可能保持了小型化的特點,便於隱藏。
接下來,吳罡開啟了手裡的可控核聚變電源,雖然沒有完全重現最初的零號發動機設計,但在第一次測試時他已經保留了一份樣品。
藉助這種能源裝置,他開始給他的計算機充電。
過了五分鐘,吳罡關閉了核反應堆。
這時螢幕上顯示出了系統修復成功的訊息。
這表明吳罡修復了大約5%的功能,作為獎賞,他還得到了預覽部分未來技術的機會。
幸運的是這次解鎖正好解決了他之前在建設太空母艦時遇到的大氣壓力難題。
要知道在此之前,如何維持與地球相同水平的壓力一直是最大的障礙。
就連漂亮的國家也只能達到半地球水平。
但若能實現計算機中的解決方案,則可完美模擬地球上的一切條件。
這實在是令吳罡感到震驚。
如果可以,他會馬上嘗試在飛船內創造與地球相同的環境,使得宇航員們不必穿著笨重的防護服,植物也能正常生長,甚至可以在船內部打造出一個迷你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