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華夏電影公司(第1/2 頁)
中午,馬知生領著周志和蔣震廷在廣電部食堂吃了一頓。
期間幾人也是聊得極為投機,小酌幾杯後蔣震廷對於國內文化影視發展也是高談闊論。
說著要把中國的文化帶到全世界,給全球所有人看看。
還談上了紅星影業已經在海外的佈局,以及未來的大致規劃。
馬知生和周志聽完,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他們也算是知道為什麼和蔣震廷接觸過的部門都對他讚賞有加了。
人家這餅是真敢畫啊,有好處也是真給啊。
這樣的人,這樣的企業,於公於私都必須得支援啊。
午飯之後,二人都有工作要做。
馬知生就安排了自己的秘書,領著蔣震廷到華夏電影公司拜訪。
原則上,廣電部只負責稽核以及政策層面上的東西。
具體的電影製作、發行、報審以及協調工作都是由華夏電影公司負責。
到時候紅星影業在大陸的業務也是直接和華夏電影公司聯絡。
所以也是需要先熟悉一下,不然有事就讓他這個老闆去找人家的頂頭上司,可不太好。
而馬知生的秘書帶著他去,就是告訴華夏電影公司,蔣震廷的事一路綠燈就行。
不必再浪費時間去談判。
華夏電影公司的總經理康培來也是提前接到了相關的訊息。
他作為經常操持合拍片的電影公司總經理,對於香江紅星影業的實力比部裡瞭解的更加具體。
如今合拍片的投資公司大多是香江和琉球的公司,那對於紅星影業都是充滿了嚮往。
現在的紅星影業絕對是整個亞洲最大的電影公司。
蔣震廷所說的讓華夏電影走向國際,他是完全相信的。
就算不考慮作品的質量,僅靠著紅星影業的國際發行能力,也能完成這個目標。
更何況作品的質量反而是紅星影業崛起的根基。
“蔣先生,你準備什麼時候正式實施合拍計劃呢?”康培來比蔣震廷更著急。
“我這裡倒是已經有了計劃,只是公司上的事情還沒解決。可能還需要等等。”
蔣震廷現在還沒想好找誰
康培來擺了擺手:“公司的事情可以一邊拍一邊進行,這個不耽誤。”
作為有實際業務的華夏電影公司的總經理,康培來的作風比部裡來的更加激進。
蔣震廷點了點頭,問道:
“這次拍攝,可能還需要先找一兩家國營製片廠合作,那邊也沒問題?”
康培來大手一揮:“這個你放心好了,只要你提前說一個數,到時候就按這個來就行。”
他很是自信,在華夏電影行業,他不能獨斷專權,但也至少算是一言九鼎了。
由他親自擔保的事情,不會有誰那麼不識相的拿合同說事。
蔣震廷沒有矯情,笑著拱了拱手:“那就麻煩康總經理了。”
“哪裡話,蔣先生願意來帶領電影行業前進,我們求之不得,怎麼能說麻煩。”
二人客套幾句後,稍微熟稔了些,又開始聊起了國內的電影市場。
康培來問出來自己心中的疑慮:
“蔣先生的紅星影業在香江做的好好的,怎麼想著來大陸發展?”
據他所知,紅星影業已經不止一部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收穫了超過1億美元的票房。
而1億美元按照實際價值,大概能值6到8億華夏幣,幾乎等於華夏電影市場大半年的總票房了。
華夏大陸雖然是一個超過10億人的市場,但是由於社會整體經濟還不夠發達,人們的消費能力十分有限。
現在華夏大陸的電影市場盈利水平有限。
電影的平均票價也僅僅是1毛錢。
畢竟,作為電影主力消費群體的工人群體,現在月工資也就50元華夏幣左右。
你不能指望這樣收入的人群願意為一部電影花費更多。
更別說現在華夏還有超過7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月收入遠遠低於50元華夏幣,更不願為娛樂花錢了。
現在的華夏電影市場完全是薄利多銷的模式。
得益於如今的娛樂方式極其匱乏,電影成了最具有價效比的娛樂方式。
只要電影上映時間夠長,華夏市場可以靠著恐怖的觀影人數來堆出一個可觀的票房金額。
例如《少林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