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他不愛我了嗎?(第6/9 頁)
對於歌詞的結構而言,主副歌的順序不僅僅是主歌在前副歌在後這麼簡單。其中會涉及到主副歌段落的重複、換位甚至顛倒。我們通常會用a字母指代主歌,b字母指代副歌來形容歌詞的結構。因過渡句和結尾句在前文中已經指明其存在位置,故在此不再將其計入歌詞結構的敘述。根據主副歌的段落數量及內容是否相同,分以下為幾種類常見結構:
【兩段型】
兩段主歌或一段主歌后接一段副歌,副歌后再接兩段主歌或一段主歌和一段副歌的結構。其中不同段主歌內容必定不同,格式可能不同。副歌內容可相同而結構重複。
【三段型】
與二段型不同的是,三段型在二段型的最後一段副歌結束後,還會有一段結構相同內容不同的副歌。
【op型】
此類結構在前奏前先有一段副歌,在副歌過後再出前奏。此類結構常見於動漫作品的op(片頭曲)中,先用提前的一段副歌搭配v吸引聽眾,隨後再在前奏中打出作品logo。此外,這類結構僅有一大段主副歌。不會再出現第二次副歌。
除此三類外,還存在大量不同位次或成分的特殊結構。但就新手而言,瞭解這三類就足夠進行有序正常的創作練習。在平日的練習過程中,儘量自行設定規範的詞格並嚴格按自己設定的結構進行填詞。對已經有歌詞的外語歌曲進行翻填;或對國語歌曲進行重填詞,都是種更為省力且規範的練習方法。總而言之,詞作在排程文字時一定要謹記:一切行動,都得聽曲子指揮。
(二)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歌唱訓練營】
每日分享聲樂技巧!帶領大家唱好歌!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就數字簡譜來說,在數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點“˙”、“︰”符,點的多少可以理解為強度,越多越強,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的標註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註。
5、簡譜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伯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寫法: 1 2 3 4 5 6 7 i
讀法: do re i fa l si do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係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6、增時線和減時線
簡譜中,音的長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礎上加短橫線、附點、延音線和連音符號表示的。
短橫線的用法有兩種:寫在基本音符右邊的短橫線叫增時線。增時線越多,音的時值就越長。
不帶增時線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條增時線,表示延長一個四分音符的時間。
寫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叫減時線。減時線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條減時線,就表示縮短為原音符音長的一半。
寫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叫做附點,表示延長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附點往往用於四分音符和少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7、臨時改變音的高低的符號叫臨時變音記號,主要有升號、降號、還原記號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