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第1/2 頁)
乾清宮,在崇禎的軟磨硬泡之下楊永明終究是答應與其抵足而眠。
一張床上睡著三個人,因為除了崇禎和楊永明之外,作為太子的朱慈烺也在其中。
靠在床頭的崇禎突然一臉正色的看向楊永明道:“永明,對於衍聖公你肯定是有所想法的吧?”
楊永明聽到此話也看向崇禎,對於孔家他自然是有所想法的,之前不說是因為他知道孔家的干係重大。
不能像其他事情一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蔣德璟他們終究還是讀書人,對於孔家還是心懷敬畏的。
想必崇禎皇帝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之前沒有過多的追問,如今只剩下他們兩個以及太子,自然是不必再顧慮什麼。
“其實真正來說,臣覺得孔家沒什麼好擔心的。”楊永明搖頭的。
此話一出,崇禎皇帝和太子朱慈烺皆是一愣。
“可永明你之前不是說……”崇禎連忙詢問道。
“嗐,當時在場之人說到底還是讀書人出身,孔家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信仰是敬仰的存在。
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偶像,是他們的精神支柱,若是當著他們的面說孔家的壞話。
他們也許不會反駁什麼,畢竟都是事實,但是心中肯定會有疙瘩,因為區區一個孔家而讓他們對朝廷心生嫌隙沒必要。”楊永明緩聲解釋道。
聽到此話崇禎二人點了點頭,但隨即崇禎開口道:“那永明你對孔家究竟是何看法?”
“呵,一群軟骨頭罷了。”楊永明一臉輕蔑的說道:“陛下,你看看歷朝歷代的衍聖公。
自宋開始至我大明朝,期間還歷經金、元兩朝,這中間除了我漢人王朝之外,也有異族入主中原。
然而不管是什麼朝代,是誰統治了中原,他孔家從始至終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對新朝卑躬屈膝搖尾乞憐。
就拿當下來說,在原歷史中大明覆滅,建虜最後入主中原,孔家的所作所為和他的祖宗如出一轍。
建虜進入京師後,當代衍聖公立馬寫了《初進表文》獻上,稱頌建虜是山河與日月交輝,國祚同乾坤共永。
臣等闕里豎儒,章縫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聖學之崇隆,趨蹌恐後等等。
除此之外,建虜入主中原之後便頒佈剃髮令,要求所有漢人和他們一樣剃成金錢鼠尾。
並說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話,讓天下漢人在頭髮與性命之間選取一個。
但對於我們漢人來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可輕易損毀,因此原本平息下來的抗清熱潮再次激烈了起來。
不少人在頭髮與性命之間選取了留髮,然而這時作為讀書人的代表,??聖公做了什麼?
在建虜頒佈剃髮令後,他第一時間帶領全族剃髮,並且像清庭上呈《剃頭奏摺》,以表擁護。”
楊永明話落,崇禎雖然眉頭微皺確沒有說什麼,倒是作為太子的朱慈烺當即氣憤道:“此等人連平頭百姓都不如。
有何顏面作為天下讀書人的表率,做於聖堂之上受天下人的供仰,直就是恥辱。”
崇禎二人也是滿臉贊同的點頭,但隨後崇禎便看向朱慈烺說道:“此時只有我們三人,太子此舉並沒什麼。
但皇兒你要記住,作為儲君大明未來的掌舵人,以後面對朝臣的時候切不可輕易將心中的想法漏於表面。”
“是,皇兒記住了。”朱慈烺連忙應道。
在教導完太子之後,崇禎便再次看向楊永明。
楊永明此時繼續說道:“對於孔家來說,他們不在乎誰當皇帝,他們在乎的只是孔家的榮華富貴是否能夠保住能夠延續下去。”
“那永明這孔家到底……”
楊永明微微搖頭:“如果是按照我個人的想法,這所謂的衍聖公自然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只不過真如此做的話不可控因素太多,容易節外生枝,何況我們只是要推行新政,只要他們願意配合也沒什麼。
而據我所知,孔家的祖訓便是不與朝廷抗爭,我想這也是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他孔家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所以我猜測,陛下只要正式頒佈了新法,他孔家不但不會阻撓,而且還會第一個配合。
畢竟以他們的組訓來說,不爭才是大爭,只要他們孔家還在,那底蘊就還在。
錢財什麼的都是身外之物,等換一個朝代,他孔家照樣能夠回到輝煌的時候,所以對於孔家不必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