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第1/2 頁)
對於眾人的誇讚,楊永明則坦然受之。
等到眾人安靜下來後繼續說道:“除了攤丁入畝之外,還有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在歷朝歷代中,官員以及一些士紳豪族和考取功名者皆是免除徭役以及賦稅的。
一些人為了不上交稅收,從而將自己的土地掛在其他人的名下,這導致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不需要上交多少賦稅。
使得財政落到了那些真正窮苦的底層百姓,最終導致國庫空虛。
而所謂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便是取消了這些人的特權,他們也必須要繳納賦稅。”
楊永明說完喝了口水,不等眾人出聲便繼續說道:“最後就是火耗歸公。
耗羨一直都是各地貪官汙吏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而我的想法是將這一項權利歸於朝廷。
然後由朝廷統一耗損比例來徵收賦稅,而後我們可以用耗羨的銀兩來制定養廉銀。
此舉在打擊當地貪官汙吏的同時,也增加了當地官員的俸祿,算是對於清正廉潔官員的一種認可以及嘉獎。
此舉集中了徵稅權力的同時,也減輕了百姓的額外負擔,增加了外官的俸祿,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汙有很大作用。”
屋內陷入了沉默,眾人都低頭陷入了沉思,許久後首輔蔣德璟嘆道:“這一個接著一個,當真是環環相扣精妙絕倫吶,我當真是自愧不如。”
眾人點頭一臉驚歎的看著楊永明並未說什麼。
此時崇禎笑道:“諸位愛卿又何必如此?多為寸有所短尺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與不擅長的。
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才能夠有所成就,更何況諸卿的能力朕是知道的。
今後還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方可讓大明更加輝煌,走的更遠。”
“陛下說的不錯,諸位都是我大明的頂尖人才,小子我只能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
其他方面還是需要各位大人精雕細琢方可,因此各位大人可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楊永明謙恭道。
眾人聽此再次點頭,對於楊永明的滿意讚歎之色已經溢於言表,也就是現在還是在皇帝面前。
否則他們早就衝上去將楊永明圍起來好好誇讚一番,可惜皇帝早已打算將公主配與此子了。
要不然他們一定得要給自家女兒或者宗親侄女,孫女什麼的說說親拉拉姻緣,眾人皆是嘆息道。
崇禎看著眾人的神情,懶得管他們在想什麼,再次開口道:“好了,我們繼續吧。”
眾人聽此連忙恢復神情,最後滿臉期待的看見楊永明。
楊永明輕咳一聲:“以上便是我所能想到的對於農業方面的變法,若是有其他不足的就需要各位大人的填充和彌補了。
接下來咱們說說商業稅,大明對於商人所制定的稅收實在太輕了,和他們所賺取的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根本就起不到填充國庫的作用,我的想法就是增加商人各方面的稅收,也可以說是按照他一年所掙銀兩的比例來收取稅收。
據我所知一個販夫走卒一年所賺取的銀兩能有五兩就算是不錯的了,而家產一百萬兩左右便是一個縣的大族了。
而一年若是能賺取五十萬兩左右的便基本上和我們之前圍剿的八大晉商一樣了,這就需要遏制了……。”
從各方面推算一番後,楊永明接著說道:“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幾個階段。
以一百兩為,一年利潤為五千兩及以下的十抽一(也就是10),一年利潤為一萬以下五千以上的可二十抽其三。
利潤在三萬兩的可五抽其一,利潤在五萬兩的可四抽其一,而五萬兩以上的可將其分為兩部分。
五萬以上二十萬以下二抽其一(也就是50),二十萬兩以上的四抽其三。”
楊永明話剛落不等其他人出聲便繼續說道:“除了以上這些正常的稅收之外還有遺產稅。
所謂的遺產稅便是富人死後,他的後代想要繼承他的遺產,就必須要上交一定數量的財務給朝廷。
否則便無法繼承財產,對了,若是偷稅漏稅,也會有一定的牢獄懲罰以及沒收其財產。
而對於遺產稅該如何收,我也和商業稅一般做了一個大概的分化。
以八萬兩為分界線,八萬兩以下不收取遺產稅,八萬兩收取百分之十的遺產稅。(用抽幾不好懂,接下來都用百分比。)
家產在十六萬及以上二十四萬兩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