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朕當大將,諸將後盾!(第2/3 頁)
絲毫虛偽。
他就是這麼想的,也必將這麼做!
鏗鏘的話語在大殿內迴盪。
房玄齡即便不願意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就是這樣的李世民,他們才甘願為之赴死。
當下,他就猛地跪倒在了地上,聲音沙啞的說道:“臣知道陛下的決心,也明白陛下的苦衷。臣也不會在勸陛下,但是臣還是想說……”
說到這裡,房玄齡抬起頭來,望著李世民說道:“臣只是想說,無論陛下做出什麼樣的決定,臣都與陛下同進退。”
說完,房玄齡重重的拜倒了下去,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整個人消瘦的臉龐上已經滿是堅定。
這一刻,房玄齡看似單薄的身軀,竟然無比的偉岸,宛如城牆一樣的厚重。
正此時,一名宦官急匆匆的從殿外奔了進來,雙手舉著一個封漆的盒子,說道:“稟報陛下,河東有信使送來八百里急報。”
說著邊將手中的漆盒呈遞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侯君集的信?”李世民順手拿過,旋即就撕開上面的封漆,掏出裡面的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僅僅只是三秒的時間,李世民便是哈哈一笑,揚著手中密信對著房玄齡說道:
“看吧。朕早就說過了,朕的將軍們從來都不會讓朕失望。這一次也不例外。”
“陛下?”房玄齡疑惑道。
“侯君集率領的三萬河東大軍已經進入關中,正在晝夜不停的向著長安開拔。截止到發信的時候他所已經抵達了渭南縣。”
“渭南?”房玄齡頓時驚喜道:“如此說來,明日侯君集的三萬兵馬就可抵達長安。”
“沒錯。”李世民點了點頭,心中更是振奮。
他雖然不懼頡利二十多萬的兵馬,可是也知道單憑長安城內現在的兵力,幾乎很難和頡利大軍抗衡。
更何況,他想的不只是擊敗頡利,也不是擊潰頡利,而是徹底的覆滅頡利,讓大唐再也不受突厥人的威脅。
這樣的威脅,他李世民受了一次就已經足夠了。
他絕對不允許大唐子民再被突厥人威脅第二次。
可是長安城裡的兵馬守城都已經岌岌可危,更不要說出城去擊潰頡利大軍。
他一直堅持,也是因為堅信,大唐的將軍們必定會在最後的時刻趕來支援。
現在,他的判斷沒有錯。
大唐的將軍們不光已經來了,更是帶來了數量客觀的兵馬,正在向著長安逼近。
侯君集在密信之中不光說了抵達的時間,更是表示要主動出擊突厥人的打算。
“虎將。侯君集是一員虎將。他上奏說不光是要來保衛長安,更是要反擊頡利的突厥大軍。”
“最好是趁著這一次的機會,一舉將頡利消滅在關中,讓突厥從此一蹶不振,徹底的臣服在我大唐之下。”
“他的想法簡直與朕不謀而合。”
房玄齡剛開始聽著的時候還很高興,但是等到李世民說完了之後,一張臉卻是沉了下來,直言道:
“侯君集豈能如此輕敵。頡利二十多萬大軍,他只有三萬大軍。且都還是長途跋涉而來,疲敝不堪的大軍,如何就能反擊突厥人。”
“他簡直就是胡鬧。陛下萬不可與其一起胡鬧,置國家大事於兒戲。”
房玄齡跟侯君集也不陌生,更是知曉其人在軍事上的天分,幾乎可以媲美李靖。
且,他還比李靖要小很多歲。
但是侯君集此人自幼便是狂放不羈,橫行鄉里,長大之後更是目中無人,驕狂放肆。
房玄齡並不是喜歡背後告狀的人,但是現如今情況嚴峻,他是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當即就說道:
“陛下,侯君集此人好大喜功,不恤士卒,此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此番從河東來援長安,數千裡之遙,其心可嘉,其罪難恕,以他往日脾性,這一路上定然是晝夜疾馳,士卒定然早已疲憊不堪。但是侯君集為了個人榮辱,仍舊馳援長安,此非功乃過。”
不是房玄齡喜歡說人罪過,實在是現在情況危急,真的容不得半點疏忽。
侯君集看似帶了三萬大軍前來。
但是河東到長安這裡多遠的距離,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夠趕到長安附近,士卒們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若是帶三萬疲憊至極計程車卒前來,還不如固收河東,堵死頡利北歸的道路,以逸待勞之下,還能有所收穫。
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