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朕當大將,諸將後盾!(第1/3 頁)
什麼?
“陛下說什麼?”
房玄齡似乎一時間沒有聽清楚,雙眼仍舊望著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再問了一次。
但是。
他怎麼可能沒有聽清楚?
空曠的大殿內仍舊有餘音迴盪。
但是,下一瞬間。
“頡利若是真的來了,朕就親自領兵去與他對陣。”
李世民洪亮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不光是房玄齡,就是連邊上等候的宮女和衛士們盡皆都聽到了這話。
一個個望著李世民的目光之中充滿了震撼之色。
難以想象以李世民如今的身份,竟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竟然要親自領兵對抗突厥頡利。
頡利僅僅只是個胡人可汗。
可李世民?
他是大唐萬民的皇帝啊!
“陛下,胡鬧。”房玄齡直接就反對道:“陛下如今何等尊貴的身份,又豈能身臨戰陣。”
“戰陣之上刀槍無眼,陛下如何保證自己完全。”
“此刻,你已經不是曾經的天策上將,而是當今大唐的皇帝陛下。你一人之安危,關係整個大唐天下,如何能這般任性。”
“我絕不允許陛下你上戰場。”
房玄齡鏗鏘有力的聲音同樣在大殿內迴盪,針尖對麥芒一樣,兩個人眼睛對視著,誰都沒有退縮一下。
宛如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在大殿內擴散,四周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氣都不敢喘息一下,眼睛更是眨也不眨的望著兩個人。
安靜。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良久,李世民望著房玄齡開口說道:“玄齡,朕知道你一片苦心。但是這件事情根本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他頡利都敢親自統兵南下我大唐,難道朕作為大唐皇帝,連迎戰的勇氣都沒了麼?”
“天下萬民都在翹首以盼,那些流離失所的子民們更是等著朕在給他報仇,給他們出氣??”
“你說,這個時候,朕怎麼能夠龜縮在這城牆後面,龜縮在這皇宮大內?”
“屆時,你讓這天下,讓這萬民,如何看待朕?”
最後一句話,李世民幾乎是低吼了出來。
此話一出,房玄齡的雙眼頓時瞪大,身軀更是震動了起來。
如何看待朕!?
這短短的一句話,就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的敲打在了房玄齡的心口。
雖然李世民並沒有完全說明白。
但是,房玄齡卻是已經清楚的瞭解到了李世民話語之中的意思。
玄武門之變。
雖然其中有著諸多的曲折,但是世人是根本就不會明白,也不會知道。
玄武門的一切根源其實並不是在李世民的身上,而是一切都歸罪在李元吉的頭上。
但如今,李元吉和太子已經作古,太上皇更是隱居幕後。
只有一個李世民擺在了臺前。
因此,天下所有人便是理所當然的理解為當今陛下弒兄殺弟。
可想而知。
他在天下萬民心中的印象是如?!
若是換了一個皇帝,根本就不會在乎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在那些皇帝的眼中。
百姓?
就跟地上的腐草一樣。
但是,李世民卻是不同的。
房玄齡清楚的知曉李世民的報復,他想要成為一個明君,一個名垂千古的明君。
因此,他格外的重視百姓,曾經更是說出過‘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般的話語。
這一次頡利來勢洶洶。
大唐疏忽也好,軟弱也罷,頡利大軍縱橫大唐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李世民無可否認,也不屑於去否認。
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擊潰頡利的大軍,將其徹底的留在大唐境內。
以此來告慰那些枉死的冤魂,戰死的英靈,乃至於擔驚受怕的天下萬民。
他,李世民,有能力保護整個大唐子民的安寧!
一想通了這些,房玄齡的眼眶頓時一熱:“陛下……”
但是,上首的李世民卻是一擺手道:“不用說了。朕都明白,你既然明白朕的苦心,自然知曉朕的苦衷。”
“這一次,不管多麼危險,朕都必須面對。”
他的臉上滿是堅定之色,眼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