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10:外交衝突(第1/2 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路空間之中,陳華坐在自己的辦公室之中對著唐德說道。
經過黨員們的辛苦建設,整個路空間內已經形成了一套專屬的政府辦公樓,黨內和帕蘭迪政府的所有重要資料全部存在這裡,一些絕密檔案更是隻在這裡擁有。
同時一些重要會議發生之時,也會只在路空間之中召開,重要命令下達之時,陳華也會讓祖奶奶主動把對方拉入路空間之中,面對面的保證無竊聽的商談。
可以這麼說,帕島內的首都只是一個擺設而已,路空間的首都才是真正的首都。
“是啊,焉知非福啊!”唐德自言自語的複述了一遍,“你說的糧食公司和礦產公司我都已經在馬萊開設好了,目前正在大量的收糧,相信我們明年會有個好收成的。”
“很好,收的越多,到時候我們賺的就越多,打起仗來武裝起來就更容易,不過偽裝工作你做的怎麼樣,然後被他們發現了鬧僵了,打亂了原有的計劃倉促宣戰,那可就不好了。”
“放心吧,都是馬萊商人中間還有層白手套,按照你的說法就是,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放心,這個東風馬上就來。”
自從帕島或者說帕蘭迪共和國與外界接觸後,陳華就從西方購買了大量的歷史書籍,開始研究起了這個世界的歷史。
結果他發現,這個世界除了非洲的地區之外,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基本的發展軌跡都是重合的,其中也包括了地質史。
比如1748年發現的被火山掩埋的旁邊古城,又或者在1815年按時爆發的印尼坦博拉火山,這些地質災害的發生周雨之前成華所在的世界當中災難爆發的時間無議。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按照歷史的程序,在1883年8月26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將會爆發,這除了會對火山周邊的居民產生影響之外,也會造成全球的溫度下降,以及農作物的減產。
這樣一來的話,陳華可是太熟悉接下來該幹些什麼了。
1883年8月26日如歷史一樣,印尼的火災按時爆發,並登上了全球的報紙,人們一時之間都在談論這場突起來的災難,並慶幸於自己沒有在災難的中心。
可這種慶幸隨著火山灰的擴散消失的蕩然無存,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驚奇的發現今年的冬天來的特別早,也特別冷。
與此同時的是,在今年豐收之時,全球糧食的產量都大幅度的減產,糧食價格大幅度的上升,問道血的商人們聞訊而動,開始了大幅度的囤積,準備藉機好好的賺上一筆。
其中大奸大惡的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就看上了他們與帕島之前簽訂的糧食合約,在兩國政府簽訂合約之前,他們用的是固定價格。
也就是把冰爆石這種礦產折換成英鎊和法幣之後一種略微超出市場價的固定價格購買糧食,其中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雙方在交易知識價格和糧食價格都不能發生變化,直至合約終止為止。
現在嘛,糧食價格漲價了,以前英法做這種買賣是賺錢的買賣,現在改成賠錢的買賣,於是兩大帝國看了看帕島那點脆弱的陸軍和和沒有一樣的海軍,一致決定直接撕毀條約,不玩兒了。
至於保證金之類的,那個是一張英鎊一個法幣都不會給帕島,說白了就是準備玩不起,耍賴了。
對於它們這種帝國主義的無賴行為,帕島方面當然是提出了嚴厲的抗議,並要求他們繼續履行條約,否則就要支付之前的違約保證金。
用膝蓋想都知道,像帕蘭迪這種弱國的抗議,肯定會被英法這種強國給無視,而等到這個時候帕島這邊也不裝了,直接對英法等國發動了貿易制裁,宣佈停止對英法等國的冰爆石出口。
此刻恰逢火山爆發,全球溫度下降,煤炭需求和價格正在大漲之時,作為優質能量源還便宜冰爆石突然對英法等國停止出口了,這對他們的市場打擊不可謂不大。
雖然還遠比不上以後中東等國的石油武器,但也確確實實的讓英法等國捱了一重拳國內的煤炭價格大漲。
而由於煤炭又屬於基礎能源的一種,它的上漲帶動了電力和工業產品的多維度上漲,導致了英法等國的民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更雪上加霜的是,英法等國沒有了這種便宜的能源了,物價和用工成本都上漲了,但德國還有啊!陳華反手就把德國和美國的冰雹石出口量提升了一些。
其目的就是讓他們穩定住國內市場,加大商品的生產,狠狠的向英法等國的市場傾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