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9: 磕磕絆絆的工業化(第1/2 頁)
自從唐德正是以國王的身份出海過後,整個帕島就風平浪靜了起來,由於島內基建的問題,陳華並不打算現在就和外界見面,他打算把一切都準備好了,打掃完屋子再請客。
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在這種情況下,時間過得飛快,等基本道路和交通鋪好之後,也接近年末了,也是再這個時候,陳華終於派人前往了海外,開始了和除去馬萊國家之外的國家開始了自己的外交。
846年(公元1883年)5月6日,隨著最後一趟遠遊船帶著帕島特殊的禮物來到了新興的美國帕島終於和世界上的全部國家建立起了正式聯絡。
不過,對於英,法等西方超級強國來說,這個孤懸海外沒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小島國除了礦產之外和政治體制之外,剩下的確實引不起他們的興趣。
在他們的眼中就是,貿易可以做,但是冒著被馬萊襲擊的風險幫忙帕島實現工業化,這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所以他們開出的條件也很簡單,冰爆石的生意可以做,但機器和工人以及設計圖紙之類的他們都不會賣,他們很明顯的想要把帕島的發展上線鎖死,讓它變成一個只能賣礦的國家。
至於上島侵略,殖民佔領,他們想倒是想,但島上的巨人可不是鬧著玩的,況且有馬萊在,一旦他們真的想對帕島大規模的出手的話,那馬萊也不是吃素的。
順帶一提的是,他們甚至連個大使館都不打算給帕島建造,只是象徵性的給了從帕島過來的外交人員,給了一棟小別墅,給他們當成外交使館等辦公的場所。
可謂是十分傲慢,不過他們不給的話,陳華也是自有方法,實際上在和國際共產運動聯絡上之後,他們是不缺熟練工人和技術的。
帕蘭迪共和國已經和國際共產運動聯絡過了,只要他們有需要,那將會有大量的熟練工人,乘坐上前往中東的航船,前往帕島幫他們建立這個世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他們現在缺的只是最基礎的生產資料而已,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就算經驗再豐富,沒有合適的機器的話,那也照樣生產不出來工業上要用的鋼鐵。
不過好訊息是,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是有英美兩家生產商,在和德國政府以及美國政府接觸之後,他們很樂意的向帕蘭迪共和國出售生產所需的機器。
但前提是帕蘭迪共和國需要出售大量的冰爆石大量的礦產作為抵押,其抵押的價格和白菜價也差不了多少,簡直就是變相的殖民侵略。
他們就是吃準了除了他們兩家之外沒人賣給帕蘭迪共和國,就故意抬價壓他們,而等訊息傳回國內之後,面對著一公斤冰雹石只能換兩公斤麵包的價格,每一個民眾都憤怒不已。
他們覺得像這種價格簡直就是在賣國,可以陳華為首的高層卻同意了這樣的價格,同時間的帕蘭迪日報還刊登了一篇陳華老家的文章,題目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的出海通道的速度挖的更快一些,而在其難挖偏遠的地段,甚至用上了超大軍人的核爆,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建造的更快一點,爭取在對馬萊的戰爭之前正式完工。
1883年6月1日經過洽談之後,帕蘭迪共和國終於和英,法,德,俄,美,等世界主要國家簽訂了有關於出口冰雹石的合約。
其中美德以機器作為商品出口到帕島,英法則是以大量的農產品出口到帕島,而帕蘭迪共和國則是把冰雹石以合約的價格變為他們本地的貨幣,以此來結賬。
就這樣,在列強的欺辱之下,帕島的工業化算是磕磕絆絆,又看樣子十分憋屈的開始了。
至於非洲霸主馬萊在幹什麼嘛,他什麼都沒有幹,他既沒有出手干涉帕蘭迪共和國的外交也沒有干涉此次貿易。
原因也很簡單,身為非洲霸主,一直想要奪取蘇伊士運河手握世界命運的他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的關係都很緊張,換句話來說,在對外關係上馬萊搞得一塌糊塗。
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自從擁有巨人之力之後,他們這個國家就橫掃非洲,從無敗績,就和隔壁的大清一樣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張狂無比。
後來的他們由於手握巨人之力,也成功在陸地上打敗了英法等國的入侵,沒有吃過苦頭,從而更加加深了這種念想,認為自己本來就應該統治世界。
在這種思想的駕駛之下,馬萊的外交政策那真的是搞得一團糟糕,跟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關係搞得都很緊張,從而導致他們無法在外交層面上阻止帕島與別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