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南下帶頭人(第3/3 頁)
緊緊地攥著長子的手,“當初我們報的北上的名,沒價報南下的名。咱們當初是北上帶頭人,不是南下帶頭人。咱們不南下了,不當南下帶頭人了。咱們也不算是對共產黨食言!把這身衣服脫了,還給政府!幹什麼南下!家裡十多畝地都種不過來呢!”然後悶著頭,把長子拉進屋裡,“這是老天爺有眼力價啊!該著你命大留在家裡!”
“我都向縣長表態,要南下。”楊學山無奈地被娘按在炕沿上,看著娘耐心地說。
“別說向縣長表態了,就是向皇帝表態了,咱也不南下了。可摸(mo)著不讓北上了!打小兒,算卦的就說你命大。”楊魏氏像得個大便宜似的美滋滋起來,“看來雲蒙山是去對付了!明兒,”說罷,叮囑長子,“明兒!啊,再拜見拜見史海中老道去!”
“都拜過了,還拜什麼去?!拜他有什麼用啊!什麼也不教我!光讓我給他幹活了!”
“忒有用唄!拜見了一下史海中,北上就不去了。再去拜拜他,說不定南下也去不了!”楊魏氏兩眼充滿了希望的亮光。
楊學山理解孃的心願了,眼睛溼潤起來:“娘,那不是老道史海中不讓我北上了,是共產黨的戰略決策(楊學山的家鄉把策的音讀成chai)發生變化了……”
“我不懂。反正我知道,你拜見了一下史海中老道,就不北上了。你要是北上了,還回的來啊?人們都說北上死得人不少!”楊魏氏又叮囑道,“明兒!再去拜見拜見史海中老道。跟他說,你不北上了,要南下了。讓他再施展一下魔法,不讓你南下了!”
……
楊學山沒有紅赤白臉地跟母親爭辯,答應再去一趟雲蒙山,以安慰孃的心。他知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馬上要遠離母親了,母親就夠難受了,再跟母親爭來爭去,多讓為了這個貧窮了大半輩子的母親難過啊!讓受苦受難幾十年的母親快樂幸福才是後輩應該做的事。尤其是作為長子,應該儘量寬慰母親,應該讓母親少操心少擔心!如果遠離母親的時候,讓母親難受,擔憂,甚至哭得死去活來,作為後輩的他心裡也不痛快。事後,每每想起娘這悲痛之狀,都會深感內疚。
當天晚上,楊魏氏沒有睡覺,她先是把家裡最好的糧食——小米裝進一布袋裡,縫好。再在自己大腿上搓了幾根麻繩,把楊學山的鞋邊納了幾圈,然後把三寸金蓮放進去,看結不結實,硌不硌腳,又把家裡的一件夾襖拿出來,放在炕沿上,讓長子上山穿……
第二天凌晨,雞叫頭遍,母親把長子楊學山叫醒,把夾襖給楊學山披上,把新納了鞋邊的鞋拿給長子穿,並彎下腰,親自把手指伸進去,看楊學山擠不擠腳,最後把一袋子小米抱過來:“把這袋小米兒送給史海中師傅!”
楊學山接過小米,掂了掂:“娘,你給史海中拿這麼重的禮物,是想讓我上山當老道去啊?”
“老話說的好,心誠所至,金石為開!”楊魏氏內心深處農民那種憨厚的樸實的性格顯露無遺,然後遞給楊學山一根長棍子,“道兒上,拄著,還可以防狼!”
楊學山會意地向母親點了點頭,背上小米奔向雲蒙山。
第二天下午,楊學山到了雲蒙山。因為已經來過一次了,而且又給“老道”幹過活,對廟附近的地形已熟悉。楊學山扛著小米徑直邁進到廟裡。叫了幾聲“師傅”後沒聽見回聲,就向裡屋探進頭,也沒看見史海中老道。然後進到廟裡,把小米放在已經倒塌了的石頭炕上,走出廟尋找“老道”。
轉了一圈,也沒看見“老道”的蹤影,楊學山又回到在廟裡等候。
等了一會兒,看著陽光已經快要全被高山遮擋住了,楊學山等不及了,走到廟旁的懸崖上,對著大山喊:“史海中老師傅,你在哪兒,我是佛!”
楊學山喊了一遍又一遍,聲音在重巒疊嶂中一聲接一聲,一聲回一聲地迴盪……史海中好像騰空駕雲飛上了天空般在人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