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先後的試探(第2/3 頁)
入贅了嘛!
在諸夏漫長的歷史中,絕大多數時候是女方的家庭按照男方給出聘禮的幾倍出嫁妝,某些王朝在女兒的嫁妝上還有比較重的攀比心,以至於好多人連女兒都嫁不起。
當然,孃家的嫁妝並不是成為夫家的財產,其實是歸於女兒名下,因此又有“貼己錢”這個稱呼。
在南宋之前,夫妻如果離婚的話,帶去的嫁妝是可以被女方一分不少帶走的。
等待嫁妝的歸屬被模糊化,夫妻離婚女方帶不走嫁妝,其實也是在南宋之後。原因是南宋一次很出名的“和離”案件造成的影響。(影響力比南京老太大得多,並且還成為後面的既定習俗)
智申和智宵一圈走下來,該敬酒的人敬了一圈。
需要讓智氏父子親自前去敬酒的人並不多,諸侯的代表以及晉國內部的幾個卿大夫而已,其餘人自有輔果這位叔叔帶上其餘有份量的族人代智申和智宵答謝。
智氏父子一圈敬酒下來,等待重新落座,酒宴才算是正式開始。
從有王朝建立伊始,諸夏的權貴便是實行分餐制。
來客都有屬於自己的蒲團以及案几,也就是單獨一個餐位。
在春秋時代,飲食並沒有太多的類別,越是正式的場合,菜色就會越固定。
比如智宵加冠禮的宴會,每一位來客案几上必然除了羊肉還是羊肉,分為白水煮或是燒烤;除了羊肉之外,便是煮羊肉的湯,放在甗(yǎn)裡面又旁邊的僕人煮,再盛到簋(gui)裡端在案几上。
來客會因為身份的不同,使用的餐具存在明顯區分,例如諸侯一定是使用青銅餐具,其餘客人則是使用陶器。
使用得最多的餐具是什麼?其實是匕首,用來割肉和切肉。
所以,貴族身上一定隨身帶有一把匕首。這把匕首也是“食肉者”的象徵。
次級使用最多的不是箸(筷子),是一種杆約一米長的手叉,一樣是用來吃肉用的。
手叉之後,經常使用的是勺子,再來才是筷子。
智宵閒暇時已經將炒菜搞了出來,弄出來的新菜式也不少。
只不過,平時怎麼吃是一回事,今天就屬於特殊的場合,該用什麼餐具不能少也不能多,菜式同樣無法隨意安排。
宴會開始之後,沒有人隨意走動,他們更不會高聲講話,頂多就是跟鄰座的人放輕聲音交流。
因為沒有音樂,同時也沒有人跳舞,不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宴會真的就只是吃吃喝喝,氣氛上會顯得比較沉悶。
當前有資格在正式場合演奏音樂的家族就那麼幾個,除了魯國的三桓之外,其餘非諸侯的貴族都是這般。
諸侯之中,有資格在正式場合讓大批樂師演奏音樂的也就那麼幾個,他們是三恪的宋、陳國、杞國,另有魯國、衛國、鄭國也在某一段時期獲得資格。
其餘的諸侯國,別看晉國和楚國那麼強大,兩個國家其實並沒有獲得擁有大型交響樂團的資格。
楚國早就不再服從周天子,他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作為當世霸主國的晉國,無論是稱霸前還是稱霸後,明明國家實力是那麼強大,該是無法在正式場合演奏音樂,仍舊就是沒有那種資格。
而晉國玩的是尊王攘夷,真的不好明目張膽地幹逾越的事情,連帶實力強勁的卿位家族也要遵守相關的規矩。
一場吃吃喝喝從正午一直到傍晚,期間智氏的僕眾來往忙碌穿梭,來客只有要上廁所時才會離開座位。
到臨近戌時的時間,歷時將近五個小時的宴會可算結束了。
當前除非是迫不得已,要不然沒有人會連夜趕路,來客自然是在“智”城之內接受智氏的招待。
全部的來客散去,他們會私下邀約繼續去某個地方接著喝,或是各自回到下榻之所。
如果是私下接著玩的話,除了智氏提供相關節目,還有他們帶來的人提供,節目一定會比正式場合多得多。
當夜,可能是沉悶的五小時宴會消耗了太多的好心情,沒有客人來找智申或是智宵。
隔天上午,多位來客向智申辭別,踏上歸國之路。
一直到下午時分,智宵這邊才有人過來拜訪。
來的是魏駒、韓庚和趙毋恤,他們坐下之後,由魏駒說明來意。
“衛國都城城高牆厚,攻打數月仍未有破城跡象。”魏駒說著舉起茶杯,喝了一口,表情變得有點不對勁。
炒茶已經被智宵搞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