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先後的試探(第1/3 頁)
諸夏列國講究師出有名,智宵出擊秦國就事先獲得名分。
今天,智氏在眾來賓面前再一次將秦國開除出諸夏國籍,無非就是為將秦國打成遊牧部落或滅掉秦國做相關的鋪墊。
等待某天秦國被智氏滅掉國祚,或是秦國被智氏打成遊牧部落,智宵行冠禮當前唸的祝辭就會顯得相當有用了。
按照儒家學派的加冠禮,為加冠者戴冠的人還會有一道賜字的程式。
只不過,周公旦的儒學雖然有許多禮儀規範,行加冠禮卻不一定需要賜字。
這個“字”就是表字,等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諸夏各王朝行加冠禮都會有一道貴賓賜予表字的流程。
智宵並沒有表字,其實也壓根沒有需要。
在智宵身上的稱呼挺多,代表權柄的便是下軍將,爵位則是卿大夫,以出身而言則是智氏宗子,另有當世名將這種名聲。
如果在一些特殊場合,需要將智宵是誰的孫子、誰的兒子,身上有什麼稱號全部念出來,再加上名下的封地名稱,光是介紹就要念上一大段。
諸夏有需要念出所有稱號的場合,不是西方獨有的風俗?真的有,例如在舉行祭祀的時候。
加冠禮結束,來客在智氏迎賓的指導下重新回到剛才的大堂,一一按照之前的位置落座。
客人就坐沒有一小會之後,智申率先出現,感謝眾位來賓賞臉,前來智氏見證智宵的成年儀式。
隨後,脫掉冕服換上平常服飾的智宵才出現,又在智申的引領下,舉著酒觴按照尊卑順序,一一向前來觀禮的人敬酒。
晉君午因為不是貴賓……,也就是安排他給智宵加冠再念祝辭,本人沒有親自到場,派來董秦作為代表。
智氏兩父子的順序是從代表周王室的單綱先敬酒,隨後是作為晉君午的代表董秦,隨後是晉國內部的幾位卿大夫。
“宵已成年,吾甚喜也!”趙鞅純粹就是意有所指。
晉國的貴族青年在行加冠禮之後,極少才會馬上成婚,一般會再拖上七八年,等三十來歲才會舉辦婚禮。
當然了,這是那些貴族青年的未婚妻都太小的緣故,要等到未婚妻至少十八歲才能結婚,以至於貴族青年普遍比較晚婚。
智宵與季嬴只是相差一歲,還是季嬴比智宵年長一歲的情況,要是等智宵三十來歲再成婚,真要讓季嬴變成三十多歲的老姑娘了。(前面失誤,寫成季嬴比智宵小一歲)
“不知何時迎娶我阿姊?”趙毋恤笑嘻嘻地問道。
智申被趙鞅招呼到一旁,不知道是要說些什麼悄悄話。
而智宵看著笑嘻嘻的趙毋恤,可能是因為偏見的關係,總覺得趙毋恤笑得很是陰惻惻。
“三書六禮罷了,便迎娶進門。”智宵給出了很正式的答覆。
這個三書六禮是一定要走的程式,智宵行觀禮之後就可以操作起來了。
走三書六禮一樣需要有一名來自其他家族的人當貴賓代為操持,並非是智氏的族人去親自操辦。這種習俗以後讓媒人誕生,專門來吃這碗飯。
如果按照流程的話,走三書六禮起碼要耗時幾個月,期間智宵少不得要在“智”城與“趙”城來回奔波,真不是一天一次性就能將程式給走完的。
所以了,要是結婚的兩人祖地相隔非常遠,光是消耗在往來路途上的時間就會顯得極誇張。
晉國的卿位家族方便的地方在於,他們在“新田”都有住宅,走三書六禮的時候,兩個家族可以在“新田”城內就完成。
不過,到了成親得到當日,季嬴一定會待在“趙”城等智宵過來迎親。
智申和智宵不會在招待趙氏父子上面耗費太久的時間。
等待智申重新與智宵會和,臉色怪異地說道:“趙鞅親口言及‘趙’地便是季的嫁妝。”
關於趙氏要將“趙”地當嫁妝這件事情,之前智氏只是從其它渠道聽聞,並非來自趙氏親口確定。
智宵面無表情地搖了搖頭,說道:“其中必然有詐!”
拿自家的“都”當出嫁女兒的嫁妝?千古未聞的事情嘛!
“正卿可有提及聘禮?”智宵問道。
智申笑著說道:“與你事先猜測並無太大出入。”
按照智宵事前的猜測,趙氏一定會要求一定數量的甲冑和武器,再加上一定數量的糧食。
至於人口和封地?這是嫁女兒才會給的嫁妝。
換成男方給予封地和人口,不是等同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