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事越大,耐心就要更足(第1/2 頁)
毫無疑問的一件事情,小人驟然得志勢必變得乖張。
那是還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完全不知道隨著身份的轉變,該用什麼方式才能夠獲得新階層的接納;也是之前憋太久,突然間得勢想要發洩。
吳國從來不講什麼道理,以前弱小的時候是那樣,變得強大了也不想改變舊有風格,簡直就是不忘初心的典範了。
所以,孫武在齊國沒得發揮,到了吳國卻能成為兵聖。
說齊國是受舊有思想禁錮也好,還是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允許太奔放也行,反正真的沒有孫武可以發揮的空間。
吳國則不一樣,他們歷來就不講什麼交戰守則,玩的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那一套,只是沒有孫武之前的吳國在瞎玩,有了孫武之後變成一加一大於二。
在當代可以肯定一件事情,哪怕吳國成功挑戰晉國變成新一任霸主,吳國的霸權一樣不可能維持多久。
沒有其它太特別的因素,單純因為中原列國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吳國與那種風格顯得格格不入,雙方會隨著接觸越多而分歧更多,要麼是吳國滅掉所有中原列國,不然就是中原再有國家崛起掀翻吳國,不會有第二種可能了。
這一種種事情,在正版歷史上吳國倒在了越國的偷襲下,沒有出現歷史答案。
有歷史答案的是,越國全盤接收了吳國的地盤,使得越國有爭霸資格,然而中原列國因為與東南的吳國、越國接觸增多,瞭解到東南那片地方的政治風格,發現根本尿不到一壺,連理睬頂替吳國的越國都沒有。
當然了,中原列國不理睬越國還有其它原因,比如勾踐的人品著實差到了極致。
智宵對於怎麼來跟吳國抗衡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數。
韓不信與智申對吳國不能說絕對陌生,只是聽說跟親身經歷是兩回事,真正與吳國展開較量之後,馬上見識到吳國會使用什麼樣的手段了。
“遣使激怒於我,復刻‘邲之戰’舊例?”韓不信想到的就是這個。
那一場“邲之戰”發生在前597年,晉軍與楚軍圍繞大河兩岸展開戰爭,晉國高層被楚國派遣使者進行羞辱,加上當時有人私心太重,倉促之間渡河與楚軍交戰,以晉軍大潰敗為戰役的最終結果。
看吧,這個就是讀歷史的好處,因時因地找到相似的例子,再從歷史來尋找答案,品味出屬於自己的理解。
沒有歷史的國家,他們的將軍看到一支軍隊背靠河流擺出抵抗的架勢,無法產生過多的聯想,只有真正打了才知道。
有讀過“背水一戰”成語典故的人,他們立刻知道敵軍背靠河流擺出抵抗架勢有什麼盤算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像是“破釜沉舟”、“圍魏救趙”、“草木皆兵”、等等的成語,只要有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看字面就懂得是個什麼意思了。
當然了,其它國家也有類似的文化,只不過不叫成語,歸類於俚語之類,能夠肯定的是沒有華夏文化那麼豐富。
智宵沒有接茬,安靜聽著韓不信與智申交流,心裡在想道:“僅是到目前為止,吳國佔據了主動,沒有理由逼得我方開戰。夫差派人這麼幹,大概是想恫嚇我方不敢渡河交戰。”
這件事情還是能夠在史書上找到例子,吳君餘祭當政期間派人去挑釁楚國,進行挑釁的吳國使節在楚國自殺,覺得遭受奇恥大辱的楚君熊招派遣養由基率軍參戰,結果養由基中了埋伏死於箭雨覆蓋之下,也就有了“萬箭穿心”這個成語。
豫讓回來了,向智宵稟告道:“吳使於河中小舟自戕,隨行之人僅存一人,餘下投河而死。”
幹嘛呀?!
不死在晉軍營地,也能夠達成效果的嗎?
韓不信先是愕然,隨後問道:“吳國栽贓於我?”
有人想潑髒水,不管王孫駱死在哪裡,反正是在出使晉國一方的時候死掉,對吧?
王孫駱一死,輿論就能夠操作起來,並且吳國是站在受害者一方在操控輿論,有能夠立柱的立足點。
智宵對韓不信說道:“想必乃是為阻鄭軍回援。”
什麼意思?
派到晉國這邊的使節死掉,是不是能夠讓吳君夫差盡情發飆?
盟主合情合理地發飆,看上去無比生氣,哪怕鄭國有人想說話,吳國一方有的是藉口不讓鄭國君臣講話或進行拖延。
韓不信的腦回路……,或者說他的三觀跟吳人很難同步,講實話就是沒搞明白吳君夫差在鬧哪一齣。
智宵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