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你嚇唬我呢?(第1/2 頁)
智氏找不到機會滅掉趙氏,調轉槍口向西進軍。
晉國和秦國的相處方式擺在那裡,作為晉國卿位家族的智氏沒有理由都能夠攻打秦國,何況是開戰前製造了藉口。
如果要算史實,智氏其實是頂替了魏氏。
原歷史上,魏氏在春秋晚期就一直跟秦國過不去,緩慢但是堅定地一直向西擴張,好幾次打到涇水邊上。由於晉國內部愈來愈緊張的關係,魏氏不得不放棄西擴的果實,將控制範圍縮到洛水附近。
智氏當然不會學魏氏主動撤兵,相反一開始就是奔著滅掉秦國或驅逐秦庭的目標。
只不過,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說,智宵當然不會給予白公令任何的答案。
沒有得到答案的白公令說起了其它的事情,比如智氏壞了規矩,大肆收買秦國的貴族搗亂。
智氏那是收買了秦國的貴族嗎?有些貴族得到智氏的承諾,智氏會歸還之前搶奪的土地和人口,算起來還真是一種收買的行為。而這種做法在春秋時代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誰都能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進行譴責。
“若‘持節’前來只為此事,現下便可離去。”智宵不想否認自己沒有幹那些事情,更不打算進行糾正,確確實實已經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至於為什麼用“持節”來稱呼白公令,當時的用法而已。
春秋時代的很多稱呼到後世已經不用,例如周天子可以自稱“予一人”,其餘人也是用“予一人”來稱呼天子,另一個對天子的稱呼從商延續下來,既是“陛下”這個稱呼;諸侯自稱“寡人”,反而“朕”人人都能用來自稱。
到戰國之後,諸侯和儲君開始用“孤”、“不穀”來自稱。
後面的秦國短暫一統,“朕”只有皇帝可以用。
更後面又出現了“殿下”、“閣下”之類的尊稱。
隋唐時期的“本宮”是儲君專用自稱,到了滿清之後“本宮”成了後宮貴妃以上女人的自稱。
如果是在封建王朝的時代,一些稱呼萬萬不能出錯,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一旦稱呼用錯,叫錯的人極可能要面臨家族消消樂的待遇了。
白公令怎麼可能只問幾個問題就走?
“秦人極烈,智氏不懼‘鳴條之咒’呼?”白公令問得相當認真。
什麼是“鳴條之咒”呢?其實就是商湯率軍與下軍在“鳴條”打了一場決戰,史稱“鳴條之戰”的一場決定性戰役。
智宵是什麼出身?怎麼可能沒有讀過“鳴條之戰”嘛。
白公令說“鳴條之咒”要在通篇尋找重點,摘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這一句就行了。
翻譯翻譯,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勢力跟烈日一般的酷烈,我願意與其同歸於盡。
所以,在殷商或是其餘年代,有誰對某人唸了一句“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話,其實就是在表達“此仇不共戴天”、“我們永遠不會屈服”、“要死一起死”之類的意思。
智宵本來想莞爾,再嘲笑秦國根本沒有能力與智氏同歸於盡,及時控制了面部肌肉,舌頭也管得死死的。
春秋時代的貴族基本素養是什麼?哪怕能夠隨便玩弄,不要對將死之人進行嘲笑;能夠殺就不要有絲毫猶豫,免得成了死於話多的反派;說出去的話一定要實現,做出的諾言不能違背。
白公令肯定是相信詛咒能夠生效的人,當代有得的是這樣的人。
智宵在以前不信神神道道的東西,穿越又復生了一次,總要對未知懷有基本的敬畏之心。
正在被侵略的秦國,有人對侵略者發出詛咒,不是挺正常的事情嗎?
智宵看向豫讓,問道:“子我可曾踏上返程?”
豫讓心裡有點迷了,想道:“俺就是個保鏢,不接觸其它事項,你來問我?”
但是豫讓不傻,行了一禮走出大帳,不知道是去問了誰,沒有一小會回來,答覆智宵剛才的問題,道:“昨日出‘雍’城,遲則明日歸來。”
代表智氏出使秦庭的宰予一直沒能得到秦君盤的接見。
智氏這邊已經展開實際的軍事行動,智宵為了避免宰予被扣下或是被殺,下達了宰予歸回的指令。
智宵與豫讓的互動讓白公令心生不妙。
果然,智宵面無表情對白公令說道:“足下詛咒於我(智氏)。若宵無動於衷,上不敬先祖,下辜負足下期盼。”
智宵看向豫讓,恨聲道:“拿下,進軍之時用於祭旗。”
以晉國與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