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方策精詳(第1/3 頁)
由於蜀漢在十一月下旬北上攻略隴右,大魏從隴右到洛陽幾乎都被調動起來。
甚至大年初一這一天,許褚和曹洪帶著剩餘的兩萬餘中軍步騎,仍在朝著隴右進軍中。
打仗可以等他們,但年初祭天這種事情卻是萬萬等不得的。
太和二年迎來了第一縷朝陽,上午時分,約兩萬大軍在上邽城外丶渭水以南的開闊地上,頂盔摜甲列陣以待。
而皇帝與一眾臣子,以及相當數量的隴右官員,共同完成了祭天以及閱軍的禮儀。
就在祭天結束後丶在城中舉辦的臨時朝會上,司馬懿作為此刻隴右除了大將軍曹真外丶官職最高的朝臣,當眾宣佈了秦州的設立丶以及即將歸化羌人的兩條朝政。
雖說皇帝不在朝中,但有司馬懿這個錄尚書事的司空來頒佈政務,倒一點都沒有違背朝廷法度。
朝會過後,眾臣子行禮後紛紛散去,但司馬懿卻出言喊住了一人。
司馬懿看向郭淮輕聲說道:「郭刺史稍待,本官有事與你交待。」
郭淮轉過頭來,有些詫異的看向司馬懿。一旁的眾臣眾將也不敢打聽,各自步伐保持不變丶走了出去,只留下郭淮與司馬懿丶楊阜二人在堂中。
「不知司空找屬下有何事交待?」郭淮面色謙遜的拱手一禮。
司馬懿面無表情的看向郭淮:「自然是朝中之事。走吧,我們到偏廳去說。楊侍中也會一併旁聽。」
楊阜朝著郭淮點了點頭,郭淮也匆忙地拱手回應。
司馬懿走在前面,楊阜丶郭淮一併跟在身後去了偏廳,走路之時三人都未說話,場面一度陷入了寧靜。
郭淮是雍州刺史,但司馬懿作為錄尚書事丶司空,為大魏文臣之首,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丶郭淮此刻都只有仰視的份。
「伯濟,」三人入席後,司馬懿的面色也變得好看了些許:「此番本官找你來,是代陛下丶代朝廷來問你雍州與秦州之事的。」
「今日你我言語,有楊侍中在身側旁聽,都會錄入在冊。你怎麼想的便怎麼說。」
郭淮起身拱手應道:「屬下知曉了,還請司空發問。」
楊阜未置可否的輕輕頷首,眼觀鼻鼻觀心丶獨自坐在席上,甚至眼睛都快閉上了。對於楊阜來說倒不要緊,他本就是來旁聽的,帶個耳朵就夠了。
司馬懿點頭道:「第一件事,此前各州郡都已改動,刺史專任政事丶不管軍事,雍涼二州因為邊事有所耽擱。」
「伯濟是想為將領兵,還是想為刺史牧民?」
二選一??
郭淮的眉頭皺了起來,雖說司馬懿問得這般輕易,但對郭淮來說,簡單的一個選擇,可能就會面臨以後數十年丶人生軌跡的截然不同。
雖說自己父祖皆為牧民之官,但當下的時事正是用武之時!加上陛下又是個能領兵的馬上皇帝,做個刺史丶如何能比得上做將軍光耀門楣呢?
幾乎只用了三個呼吸,郭淮便神情篤定的拱手回應道:「稟司空,屬下願為將,替大魏領兵征戰丶討伐不臣之人!還望司空將屬下的心意轉呈給陛下。」
司馬懿抬眼看了郭淮一瞬,略帶滿意之色點頭道:「伯濟願為將,本官看來也是極好的。」
「既願為將,願在雍州還是秦州?在秦州只能領兵作戰如尋常將領,在雍州卻可統一州之兵。」
郭淮輕輕抿嘴,腦中卻在快速的分析起司馬懿剛才的話來。
秦州領兵作戰,乃是如尋常將領。那其上必然還有統兵之將!
不是左將軍張合丶還能有誰?
郭淮拱手答道:「為將者當以君命為先,陛下和朝廷讓屬下去哪裡丶屬下就去哪裡任職!」
司馬懿的眼神開始有些意外之色丶甚至有些欣賞之意了:「第三個問題,當下應該如何收復祁山丶西縣一帶?」
郭淮並未像前兩個問題一般,飛快就給出答案,而是想了整整半炷香的時間。
司馬懿在朝中鍛鍊二十年的養氣功夫,此刻倒也半點不急,老神在在的等著郭淮回答。
而楊阜更絕,雙眼已經全閉,幾乎像是要睡著了一般。
但隨著郭淮開口,司馬懿丶楊阜兩人第一時間就看向了郭淮。
「稟司空,屬下以為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諸葛亮率軍遠來,必然不能持久,加之蜀道艱難丶轉運糧草頗為不易。」
郭淮面色從容答道:「無論是祁山丶西縣,抑或是更南邊的武都丶陰平二郡,此皆山嶺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