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積廢未蘇,連遭荒旱(第1/3 頁)
回京之後,太子突然不再沉默寡言,擺脫了之前那種看似不作為的狀態,積極踴躍地表達觀點。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一開始,當看到太子這般活躍時,眼中明顯閃過一絲不滿。那是一種權力受到潛在威脅的本能反應。
然而,嚴孤山對此早有準備。
嚴孤山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禮,然後不慌不忙地說道:“父皇,京城各處,百廢待興。商業凋敝,集市不再繁華,許多店鋪關門,百姓失去了生計。治安更是一塌糊塗,盜匪趁亂而起,肆意搶掠,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兒臣認為必須採取一些手段,才能讓京城儘快恢復生機。”
嚴孤山目光堅定地看向皇帝:“父皇,兒臣愚見,認為徵稅的前提是讓百姓有活幹,而且幹了能賺到錢,兒臣摺子上的一些拙見都是為了朝廷著想,為了父皇的江山社稷能夠長治久安。”
皇帝仔細聽著太子的話,他一邊聽,一邊翻閱著太子呈上來的摺子。摺子上詳細地記錄了京城的現狀、問題分析以及所舉薦新人的情況和能力。
皇帝不得不承認,太子說得有理有據,每一個建議都是從朝廷的利益出發,樁樁件件都是為了自己著想。
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今年確實感覺精力大不如前,身體彷彿在不斷地提醒自己已經年老了。
後宮之中,那些曾經嬌豔如花的嬪妃們,如今都已容顏老去,看著她們,再也找不回曾經的興致。
就連面對那些年少的孌童,自己也有些力不從心了,曾經的那種活力和慾望似乎在漸漸消逝。
想到這裡,皇帝微微嘆了口氣,對太子說道:“皇兒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就依你吧。”
太子嚴孤山心中一鬆,再次恭敬地行禮:“多謝父皇信任,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所託。” 朝堂上的大臣們看著這一幕,各自心中都在盤算著。
當下大齊,因南疆戰爭和宮變的雙重打擊,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困境,國窮家窮,百姓苦不堪言。農業更是遭受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大量勞動力的喪失讓無數農田荒蕪,糧食產量銳減。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從從開年就像是犯了老天爺的黃曆。
積廢未蘇,連遭荒旱。
西城遭遇大旱,這無疑是給本就貧瘠的西城雪上加霜。
嚴孤山心急如焚,就在一月前他曾來過西城,那時旱情雖已初現端倪,但遠不如此時嚴重。
如今,他再次迅速請旨行動,從工部精心挑選出幾位在地理、水利和農事方面經驗豐富的官員,組成一支幹練的小隊,馬不停蹄地朝西城疾馳而去。
一到西城,眼前的慘狀讓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土地乾裂得愈發厲害,裂痕如猙獰的蛛網般蔓延,比一月前更甚,彷彿大地被無情地撕裂。
莊稼大片枯黃,原本還殘存的一絲生機早已消逝,在烈日下如同脆弱的枯草,風一吹便沙沙作響。
百姓們的狀況更是悽慘,一個個面黃肌瘦、眼神空洞,愁苦之色溢於言表,那是對乾旱和飢餓的深深恐懼。
嚴孤山立刻帶著官員們展開全面且深入的調研。這時,他看到一位形如枯槁、骨瘦如柴的老農癱坐在已經完全乾涸的田邊,口中發出微弱的唉聲嘆氣聲。嚴孤山急忙快步上前,蹲下身子,輕聲問道:“老伯,以前可曾有過像現在這樣的旱情?”
老農緩緩抬起頭,那渾濁的雙眼滿是滄桑與絕望,他費力地說道:“公子啊,老漢從未見過這樣的大旱。一月前雖也乾旱,但還能勉強從井裡打出點水來救救莊稼,現在你看,井都枯了啊,這莊稼是徹底沒救了,我們也沒活路了。”
嚴孤山眉頭緊鎖,站起身來,轉身對工部官員們神情凝重地說道:“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水源。
我們分成三路,一路去詳細檢視周邊河流的乾涸程度和有無隱藏水源的可能,一路去檢查湖泊的存水情況,另一路集中精力探測地下水位,務必爭分奪秒找出水源。”
官員們領命後迅速奔赴各自的任務。不多時,負責檢視地下水位的官員滿臉塵土卻難掩焦急地跑回來向嚴孤山稟報:“殿下,這次大旱致使地下水位下降的程度遠超預期,普通的淺井已經完全乾涸,根本取不到水了。不過,我們在城西方向不遠處發現了有地下暗河的跡象,但情況不太樂觀,挖掘難度可能很大。”
嚴孤山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毫不猶豫地說道:“不管有多大困難,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你立刻組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