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番外2】新朝新氣象(第1/3 頁)
(番外一在正文中間,寫的小鄭第二世。)
(番外是接結局1寫的,詳情見大結局的作者有話說分析)
(也可以不看,因為結局2.3有刀)
(簡而言之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皆大歡喜的番外!)
——————
長靖元年,新帝嚴孤山登基伊始,便展現出雷厲風行之勢,決心大刀闊斧地整治瀰漫於民間的迷信之風。
按照他的意思,那些非正統的教派廟宇如同附骨之疽,不僅蠱惑百姓心智,更有擾亂朝綱之嫌。若任其發展,必將成為新朝穩定與發展的巨大隱患。
新帝嚴孤山親自督辦此事,選派得力官員深入各地,清查那些蠱惑人心的非正統教派,關閉相關廟宇。
那些迷信活動在新帝的強力打壓下,如潮水般迅速退去。
而新朝的改革,就如同這整治迷信之舉一般,雖然需要循序漸進,但在新帝的引領下,各項政策推行得還算順利。
朝堂上下,官員們各司其職,百姓們也漸漸適應了新朝的變化。
然而,就在朝堂諸事看似有條不紊地推進之時,朝臣們卻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一個問題
——
如今後宮空虛。
回想新帝在身為太子之時,別說太子妃了,就連一個侍妾都未曾有過。如今他已然稱帝,卻遲遲沒有選秀納妃的意思。
這可急壞了朝中的世家大臣們,他們手中都握著精心培養的女兒,個個都盼著能將女兒送進宮去,成為皇帝的枕邊人,進而鞏固家族的榮耀與地位。
於是,這些世家大族們每日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宮中傳來選秀的音訊。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卻始終毫無動靜。
終於,有一位世家大臣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決定前去李府一探究竟。
李府的主人李源,如今可是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新貴,深得新帝信任,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位大臣踏入李府,見到李源後,便迫不及待地將心中的疑惑和想法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
他言辭懇切地對李源說道:“李大人,您看陛下至今未提選秀之事,這可如何是好?陛下如今貴為天子,後宮無主,於理不合啊!您深受陛下器重,要不您趕緊勸勸皇帝,儘早選秀吧。”
李源靜靜地聽著,待大臣說完,他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大人莫急,陛下如今初登大寶,心思全在國事之上。選秀之事關乎重大,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況且,陛下自有主張,我等只需做好分內之事,輔佐陛下治理國家便是。”
這位看上去一直很遵守倫理常理規矩的李源,此時竟堅定地站在新帝一方,讓前來詢問的大臣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是好。
大臣們看李源這個濃眉大眼的叛變了,就轉而去找別人,正好袁千江袁小將軍還在京城,袁家又和很多世家祖上有姻親,說話也方便,就託他去問問皇帝的意思,到底啥時候選秀。
袁千江本就心地善良,又經不住這些世家大臣們的軟磨硬泡,再者他也覺得皇帝后宮空虛確實不是個事兒,便應下了這樁差事。
他其實也聽聞過一些關於皇帝和其摯愛之間的故事,知道皇帝曾有一位情深似海的愛人,只是造化弄人,愛人已逝,皇帝也因此一直鬱鬱寡歡。但袁千江並不清楚這其中的隱情,更不知道皇帝的摯愛竟是個男子。
帶著滿心的熱忱和為皇室著想的念頭,袁千江大步流星地進宮了。
一見到新帝,他也沒什麼彎彎繞繞,直接開門見山地開始了勸說。
袁千江言辭懇切,眼中滿是對國家和皇室的忠誠,他說道:“陛下,臣知曉您與舊愛感情至深,可如今斯人已逝,陛下不能一直沉浸在過去啊!
陛下貴為天子,身負江山社稷之重責,子嗣問題關乎國本。選秀納妃勢在必行,即便陛下一時難以對新人產生感情,也可先將她們納入宮中,給個名分,好生安置。這樣一來,既能為皇室延續血脈,又能穩定後宮,此乃一舉多得之事啊!”
袁千江越說越激動,那架勢彷彿不把皇帝說動就不罷休。
新帝滿臉黑的聽他叨叨完,終於忍不住懟了一句:
“你說的這些道理朕都懂,但是朕不行,朕沒有生育能力。”
這一句話如同平地一聲驚雷,震得袁千江當場呆住。他瞪大了眼睛,張著嘴巴,滿臉的難以置信,就那樣直愣愣地看著新帝,彷彿聽到了世界上最荒誕不經的事情。
過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