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結局】長靖(第1/2 頁)
這場曠日持久的奪位弒君最終的結局,竟以一種荒誕滑稽得令人咋舌的方式呈現出來。
就像鄭鶴所說的那般,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太子讓自己的父親按照既定的計劃,“死於” 那些來自奉山的刺客之手。
“刺客”被當場抓住,但皇帝已經迴天無力,太子悲痛,當場處決刺客,念在奉山從前有功,不牽連追究。
少府寺卿宋恕自覺有愧,“自請”辭官歸家。
宋少主臨行之前,太子賞賜了一份 “重禮”—— 一碗牽機藥。
這藥不立即致命,卻會讓服者痛苦纏身,需每月服解藥才能緩解。
這也算是暫時牽制住了奉山,至於日後,新帝對奉山肯定是要逐步管控的。
這些就是後話了——
嚴孤山的登基大典在精心籌備後,於一個黃道吉日隆重舉行。
八月初八。
黎明破曉之前,宮廷內外早已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卻又秩序井然。負責禮儀的官員們身著華麗莊重的服飾,穿梭於各個宮殿之間,檢查每一個環節是否準備妥當。
首先,嚴孤山身著象徵天子身份的禮服,在一群近侍的簇擁下,前往太廟進行祭祀。
太廟中香菸嫋嫋,莊嚴而肅穆。嚴孤山在祖宗牌位前恭敬地獻上祭品,行三跪九叩大禮,祈求祖宗庇佑,向祖先告知王朝即將易主,祈求他們保佑新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標準而虔誠,額頭觸地時發出的聲響在靜謐的太廟中迴盪,彷彿是與先輩們跨越時空的對話。
祭祀完畢後,便是盛大的登基儀式。
辰時,嚴孤山乘坐金輦從太廟出發,向皇宮大殿緩緩行進。金輦由八匹白色駿馬牽引,馬身上裝飾著華麗的綢緞和金銀飾品,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道路兩旁,御林軍整齊劃一地排列著,他們身著鋥亮的鎧甲,手持長槍,神色肅穆。
百姓們則聚集在道路兩側,雖然被御林軍遠遠隔開,但他們依然翹首以盼。
當金輦來到皇宮大殿前,嚴孤山走下金輦,拾級而上。大殿前,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級排列整齊,他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山呼萬歲,向即將登基的新君行禮。
嚴孤山步入大殿,大殿內莊嚴肅穆,金碧輝煌。龍椅高高在上,宛如權力的象徵,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
在太監尖銳而悠長的宣詔聲中,嚴孤山一步步走向龍椅。
他在龍椅前站定,轉身面向群臣。這時,象徵著皇權的玉璽被鄭重地呈遞上來,嚴孤山雙手接過玉璽,高高舉起,向群臣展示。
玉璽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那光芒彷彿照亮了整個王朝的未來。
隨後,嚴孤山緩緩坐在龍椅上,這一坐,便意味著他正式成為了王朝的新君主。群臣再次行三跪九叩大禮,高呼萬歲,聲音響徹整個大殿。
接著,由禮部尚書宣讀登基詔書。
——————
維長靖元年,八月八日,朕嚴漓,祗膺天命,踐祚臨民,敬昭告於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祖宗列聖曰:
朕荷上天之眷佑,祖宗之洪庥,紹繼大統,君臨萬方。朕聞古之聖君,皆以民為本,德配天地,功昭日月,治世之功,載於典籍,為後世之表。朕雖德薄,敢不勉旃。
自太祖皇帝肇基以來,列祖列宗,聖德相承,文治武功,澤被華夏。先皇睿智天授,宵旰圖治,其仁如天,其德如山,恩澤廣被,天下鹹安。然,天數有變,神器易主,朕以太子之身,當此重任,惶惶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今朕登基,首重民生。農桑者,生民之大本,國之富源。朕將敕令郡縣,勸課農桑,修渠引灌,墾荒闢田,使百姓衣食豐足,家給人足。減徵役之繁苛,輕賦稅之重負,令黔首得以休養生息,共享太平之福。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朕將興庠序之教,育賢才於天下。令郡國察舉孝悌廉潔、博學多才之士,匯於朝堂,共商國是。嚴飭吏治,黜陟幽明,使官守其職,民安其業。禁絕貪腐,嚴懲奸佞,以正朝綱,以清世風。
軍事邊防,國之藩籬。朕選將練兵,慎固封守。於邊疆要塞,屯駐勁旅,修繕城垣,備禦邊患。然亦不欲窮兵黷武,當以和為貴,保境安民,使華夏之土,無烽火之擾,百姓之居,有安寧之象。
朕亦敬天法祖,尊崇古訓。廣施仁政,矜恤孤寡,救災恤患,以體上天好生之德。
朕詔告天下,自即位之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