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烤腸與炸腸(第1/3 頁)
翌日,江彌杉買肉時順帶著買了些豬小腸,又去西域市場買回香料和炸面。
賣完肉夾饃後,江彌杉便處理醃肉與小腸。
小腸外翻,露出腸中油脂等髒物,仔細地剔除,至腸身透明,用蔥、白酒醃漬、搓洗祛腥臊味,最後用水浸泡,將豬腸中的雜味消除。
入冬前,各家都會灌臘腸,為冬日儲存糧食,蘭香大致猜到,江彌杉是要做肉腸。
不過……和尋常的肉腸不同。
泡了一天的腸,到第二日,腸身的腥臊味就完全散了。
江彌杉搬著砧板坐至樹影婆娑下的石桌剁肉,累了由蘭香接力。
瘦多肥少的後腿肉,剔除肉筋,仍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剁細,輪換幾次,才總算得了半盆淡粉的細膩肉泥。
放入昨日舂碎黑白胡椒、肉蔻等香辛沫,少許蜂蜜、砂糖、辣椒粉等提味增鮮,紅米粉與生抽疼提色,攪拌均勻,肉色澤變得更鮮紅。
想著日後灌腸方便,江彌杉最初就買了兩個灌腸竹器,器具表面光滑的竹子製成,用於推擠肉。
蘭香將腸口套在器具出口的細竹竿上,尾端繫上節,江彌杉將肉泥放入筒內,再慢慢推擠進輕薄的腸衣,由蘭香滑摸著幫助肉泥下落,直至腸衣塞滿。
此時還未完,飽滿的腸需用絲線在每隔一指長的位置繫緊,捏細針戳出氣眼,以免腸衣爆破。
配合默契,兩人合力灌腸,事倍功半,太陽往西遊走,盆裡的肉泥已換成了串串紅腸,晾腸,蘭香輕車熟路,鉤子掛住腸頭的線結,一排的掛至廊下。
紅彤彤的一排,風一吹就跟著晃,蘭香愈發好奇會是什麼味道。
到了晚間,江彌杉將煮過又晾乾的腸沿針線系過的地方剪下,整齊碼放在竹籃內,放至背光處儲存,留下四五根,做夜宵。
入夜,廊下置個碳爐,江彌杉與蘭香一前一後,期待地圍著冒香的紅泥小火爐。
噗呲一聲,腸從半腰綻開,裂至腸頭,薄脆的腸衣油光閃閃,淡紅的腸肉微微翹卷,溢位油汁順著腸身落至碳火,噼啪作響。
江彌杉滿意一笑,抬眸與蘭香對看一眼,從放在欄上的瓷碗中碗,盛一勺炒香的辣椒麵,抖動著,從腸頭撒至尾,均勻地沿著腸身灑了一週,香辣的滋味頃刻席捲鼻息。
蘭香被勾得直咽喉嚨,眼睛一刻都不離開。
又烤片刻,江彌杉夾起腸放入盤裡,遞給蘭香:“現在可以吃了。”
蘭香接過咬下一口,肉汁立刻爆出,肉腸甚是鮮香,與辣味交融,在舌尖蹦跳歡舞,只覺口舌都跟著次興奮起來,絲毫不覺無趣。
口感也會尋常的腸不同,這腸吃起來,腸衣經過炙烤後香脆,其中的肉泥彈軟又有嚼勁,搭配上辣椒麵,辣、香、麻,與肉香融於一腸,實在越吃越香,還沒有緩過神,一根腸就沒了。
很奇妙的口味與感覺。
江彌杉咬一口腸問:“如何?”
蘭香吃得口邊都是油,眼珠亮晶晶的:“好吃,我還未吃過如此味道的腸呢。”
:“姑娘打算賣這個嗎?”
江彌杉笑著搖頭,描述起構想的炸腸:“我打算賣炸的,在腸外面過一層土豆泥,最外面再裹麵糊與西域市場買來的麵包糠,浸過雞蛋液,油炸過後,金黃燦燦,刷上辣醬汁……”
蘭香聽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啊……聽起來也很好吃。”
江彌杉:“待明日做好土豆泥,炸給你嚐嚐。”
興許是因為牛乳的價格高昂,西域市場還未有售賣像芝士、黃油這些奶製品的攤販。
拉絲是做不到了,但用調配適當土豆泥,亦然可以感受到一口咬下去,有東西流出來時的驚喜感。
類似於拆開一個禮盒,發現其中還有一個小禮盒的驚喜。
有上輩子的經驗技術,江彌杉試了幾回,就將土豆泥調出了滿意的稠度,保證一咬破,土豆泥就流出。
蘭香眼睛一亮:“姑娘真好!”
*
日悄悄而落,撒下一片金沙,鍍在地面、房瓦、流河間。
一條金龍圈著舞跳的紅獅,躥起身,一口吞沒掛在天邊的紅日,又歡舞著,旋身繞向前方。
龍身略過一小排隊伍,人正探眼觀望著小攤裡兩人姑娘手裡的腸。
蘭香拿起兩指粗的腸浸入砂鍋中金黃的蛋液,裹上均勻一層後,放入江彌杉面前滾滾大泡的油鍋,滋滋響。
小攤前懸著一個木板,板上描畫著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