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軍和貴女(第1/4 頁)
</dt>
&esp;&esp;有微百合,注意避雷
&esp;&esp;
&esp;&esp;東宮,國儲所居也,太子居東宮,因以東宮表太子。
&esp;&esp;謝不周剛被冊封世子時,曾站在東宮旁側的廊橋上,謁見過那位東宮之主。
&esp;&esp;穿綾羅春衫的侍女們排成個圈兒,含苞春芽般的宮裙盈盈堆在一齊,虹女行走雲水之間,衣袂翻動時有如霧湧雲蒸,這就是京師名姝薈萃、如雷貫耳的太虛崑崙境。
&esp;&esp;謝不周就在橋上等著,直到有眼尖的婢女見了他,才嬉笑著招呼其他姑娘退開來,重瓣次。”
&esp;&esp;真是文縐縐的一套好話啊。
&esp;&esp;謝不周拱手答之:“臣愧不敢受。”
&esp;&esp;“你當得起。”
&esp;&esp;賀桑榆那時年紀雖小,卻已經很有儲君的氣相了。她從謝不周身旁走過,拍了拍他尚且瘦削纖弱的肩,謝不周是謝家的謝庭蘭玉,玉樹可承雪,不可承石也,這一拍輕輕抬起、輕輕放下,便如一座山嶽般的五指山抵在謝不周肩上。
&esp;&esp;如來佛翻掌將石猴壓在山下,謝不周也被壓在這一掌之下,他這時想要說話、想要推拒,被她一睨,已然不得了。
&esp;&esp;即使謝不周心中早有了計較,此時也不禁微微色變。
&esp;&esp;“朝廷待士之恩,莫重於褒錫,以功詔爵,法當得封。”
&esp;&esp;皇太女面上稚氣未脫,聲線也稚嫩,只是神色冷然,渾然不像十歲的孩子。
&esp;&esp;謝不周啞聲:“……臣……”
&esp;&esp;“噓,謝郎君。”賀桑榆終於收斂了冷色,浮出柔緩的笑意,袖手朝著廊前緩行。
&esp;&esp;方才那朵新開的綠萼梅又朝著蕊心漸次合攏,人影晃動,裙袂翩然,只留遠遠一聲叮囑。
&esp;&esp;“謹言慎行。”
&esp;&esp;很多年後,二十二歲的謝不周重新來到東宮。
&esp;&esp;這時他已經是龍驤將軍,小有盛名,自十五歲始便駐守涼州抗擊突厥,如今凱旋而歸。歸京不久母親就著急為他相看人家,謝不周無可奈何,直到賀桑榆邀他入宮議事,他才連忙踏出侯府,擺脫了案頭日夜添補的畫幅。
&esp;&esp;還是那座熟悉的廊橋,只是宮女們換了一批。
&esp;&esp;綠梅隨時令凋零,換上了寶瓶裡的玉夫人。
&esp;&esp;宮中禮節繁冗,謝不周步入書房時,日頭已悄然西斜。
&esp;&esp;他謹遵體統目不直視,卻被一道極細極輕的碎響引去心神,抬眼望去,只見皇太女身前拉了一簾繡山河的鮫綃,遮著兩個有如膠漆黏結的人影,除去賀桑榆外還有個娘子……
&esp;&esp;他微微皺眉,制住心中一瞬薄怒,此時這姑娘正被賀桑榆攬在懷裡,貓兒般蜷著身子,唯有一隻履襪沾濡的腳伸出帳外,謝不周好似火燒般扭開臉龐,只當賀桑榆行事荒唐,不願深思。
&esp;&esp;“哦,謝少將軍來了。”賀桑榆輕笑著說,“今日召你入宮不為別的,來聊聊正事。”
&esp;&esp;謝不周喉頭微哽,應下:“……是。”
&esp;&esp;“……當今之計,應當著力於驅逐涼州境外的突厥蠻人,如今赫連將軍正坐鎮涼州,前來侵犯的蠻子少了許多。只是邊防再謹慎,也總有被得手的時候。”
&esp;&esp;鸞聲聽著他們講什麼“涼州”、“擒左賢王”、“單于”之類她聽不懂的詞話,賀桑榆在宮中不曾習武,手指秀氣柔嫩,只在中指上有塊微硬的筆繭子,將她盈著水的花穴當成了個筆洗翻攪,薄繭時而撩刮到細嫩的穴腔。
&esp;&esp;鸞聲咬著唇發著抖。
&esp;&esp;“不要叫出聲哦。”賀桑榆在她搖晃不止的金累絲燈籠耳墜旁說:“小心被謝少將軍聽見了。”
&esp;&esp;“嗯、好,我…我不叫出聲。”
&esp;&esp;她也悄悄伸指進去,並著賀桑榆的一道,不輕不重地鑿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