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韶光濺(第2/5 頁)
韻。吾與友皆驚歎其技藝,畫師笑曰:“山川入目,皆為靈感,隨心而繪,方得其妙。”吾等受其啟發,亦感世間萬物,皆可入詩入畫。
又數日,友別去,吾復歸寧靜。然心中常念友之話語,更覺人生匆匆,當珍惜當下。
是夜,月明星稀,吾獨步於庭院。仰觀天象,浩渺宇宙,無盡奧秘。思及人生之短暫,如白駒過隙,而天地之永恆,不禁心生敬畏。
忽聞鄰舍傳來琴音,悠揚婉轉,如泣如訴。循聲而去,見一女子於窗前撫琴。其容端莊,其態優雅。琴音止,女子見吾,微微頷首。吾與之一言二語,方知其亦好詩文音律,遂成知音。
自此,常與女子相聚,或論詩,或撫琴,心意相通,情意漸生。然吾深知緣分天定,不敢強求。
秋至,楓葉如火,落木蕭蕭。與女子共賞秋景,漫步於林間小道。女子言:“此景雖美,卻添離愁。”吾曰:“秋去春來,自有輪迴,不必傷懷。”女子笑而不語,眼中卻含憂思。
未幾,女子家有變故,需遷他鄉。臨別之時,淚眼相對,無語凝噎。女子贈吾一香囊,吾回以玉佩,相約他日再會。
此後,吾常念女子,每見香囊,相思愈濃。然山水相隔,音信難通,唯寄情於詩文之中。
寒冬降臨,大雪紛飛。天地一白,萬物皆寂。吾獨守寒舍,擁爐取暖。觀窗外雪景,憶往昔種種,心中感慨萬千。
歲末之時,張燈結綵,喜慶之氛瀰漫。然吾心孤寂,獨酌於月下。思及一年已過,歲月匆匆,而吾所求仍未得。
新春至,走親訪友,互道吉祥。見孩童歡笑,老人安閒,方覺人間尚有溫情。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吾亦重整心情,欲尋新的機遇。或遊歷名山,或拜訪賢達,以求增廣見聞,提升自我。
行至一書院,見學子莘莘,書聲琅琅。遂入內聽講,與先生學子交流學問,受益匪淺。
一日,偶得一古籍,其中所載,皆為前人智慧之精華。日夜研讀,如獲至寶,心中豁然開朗。
夏來,荷香四溢,蟬鳴蛙噪。吾於池邊垂釣,靜享片刻安寧。忽聞傳詔,朝廷欲召吾入朝為官。吾心猶豫,既念往昔之坎坷,又思報國之志。
權衡再三,終決定應詔。臨行前,回望故園,心中不捨。然為天下蒼生,當挺身而出。
入朝廷,初時諸事順遂,得以施展抱負。然官場複雜,人心難測,不久便遭人誣陷,陷入困境。幸得舊友相助,方得脫身。
經此挫折,心灰意冷,決意辭官歸鄉。歸途中,感慨萬千。歷經滄桑,方知名利皆虛,唯有真心真情,才是人生最珍貴之物。
回到故鄉,舊宅依舊,故人猶在。與鄰里相聚,共話桑麻。從此,安於平淡,盡享天倫之樂。
歸鄉未幾,身心皆安。晨興灑掃庭除,暮歸對月獨酌。田間隴畝,常見吾之身影,與鄉農共話桑麻,其樂融融。
一日,偶至山林,遇一隱者。其貌清癯,雙目炯然。與之交談,方知其深諳天地之道,陰陽之理。隱者雲:“世間紛擾,皆由心起。心若靜,則萬物皆寧。”吾聞其言,若有所悟。遂與隱者結廬而居,日聽其教誨,夜觀星辰之變。
時光荏苒,不覺已過數月。其間,吾心漸明,以往之執念,皆如雲煙消散。忽一日,隱者謂吾曰:“汝塵緣未了,當歸塵世,以所學濟世救人。”吾雖不捨,然知其言有理,遂拜別隱者,重回人間。
至城中,見民生疾苦,盜賊橫行。吾心不忍,欲挺身而出。乃召集鄉勇,訓練武藝,以保一方平安。眾人齊心,盜賊漸消,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然好景不長,鄰縣大旱,災民紛紛湧入。吾傾盡家財,施粥賑糧,然杯水車薪,難以救眾。遂上書官府,懇請開倉放糧。然官府拖沓,久未回應。
吾心急如焚,親赴官府,據理力爭。幸得太守清正,終允所請。災民得濟,感恩戴德。吾深知救一時之急非長久之計,乃思興修水利,以防旱災再臨。
於是四處奔走,募集資金,招募工匠。歷經寒暑,水利方成,農田得以灌溉,豐收有望。百姓歡呼,頌吾之功。吾卻深知,此乃眾人之力,非吾一人之能。
是年秋,稻穀滿倉,百姓歡顏。吾亦感欣慰,然不敢有絲毫懈怠。又聞邊疆戰事起,烽火連天。吾心憂國,欲投軍報國。
別鄉親,赴邊疆。征途漫漫,風沙漫天。至軍營,見將士們浴血奮戰,吾熱血沸騰,誓與眾人共守疆土。
戰鼓聲聲,金戈鐵馬。吾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