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驚鴻踏泥(第4/5 頁)
,則人間自可成為淨土。
再觀自然之道。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日出月沒,潮起潮伏。自然之規律,有條不紊,迴圈不息。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妄圖征服自然,逆天而行,殊不知此舉乃自取滅亡之道。當敬畏自然,順應天時,與自然和諧相處,方能長久。
於此內觀自省之時,漸悟人生之真諦。人生非為追求功名利祿、聲色犬馬而來,乃為修煉心性、提升靈魂而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大丈夫之境界。
然獨善其身猶未足,當兼濟天下。雖世風日下,道德淪喪,吾輩當以己身之行,感化他人。言傳身教,傳播善念,倡導正義,弘揚道德。雖力微,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於是走出幽室,步入塵世。見貧者,施之以財;見弱者,助之以力;見迷者,導之以道;見惡者,勸之以善。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以微薄之力,為世界增添一絲溫暖,為人間傳遞一份光明。
然此路漫漫,阻礙重重。有譏吾迂腐者,有笑吾痴傻者,有謗吾偽善者,有阻吾前行者。然吾心已定,志已堅,不為所動。任他風吹雨打,我自閒庭信步。
行於市井之間,傳播學問之道。開館授徒,不以門第取人,不以貧富論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之以禮義廉恥,授之以經史子集,傳之以道德文章。使學子明事理,知善惡,懂榮辱,成為有道德、有學問、有擔當之人才。
又投身公益之事,救助孤寡老弱,關愛鰥夫寡婦。興辦義學,普及教育,使貧寒子弟皆有讀書之機;開設醫館,施醫贈藥,使貧病之人皆得救治之方。
倡導環保之理念,組織眾人植樹造林,治理山河。宣傳節約之思想,反對奢靡浪費,倡導簡約生活。推動科技之創新,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環境汙染。
然一人之力有限,眾人之力無窮。廣結志同道合之士,匯聚各方力量。或為學者,鑽研學問,探尋真理;或為商人,誠信經營,回饋社會;或為工匠,精益求精,創造精品;或為農民,辛勤勞作,供養眾生。眾人齊心協力,共築美好世界。
歲月悠悠,光陰荏苒。經多年努力,成效漸顯。民風漸淳,道德漸興;學問漸精,藝術漸雅;科技漸新,環境漸美。雖距理想之境尚遠,然已見希望之曙光。
然吾深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之意義,不在功成名就,不在富貴榮華,而在為真理、為正義、為人類之進步事業而奮鬥。雖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亦無怨無悔。
歲月如流,努力皆空。民風澆漓依舊,道德淪喪益甚。學問徒具其表,真理棄置高閣。藝術淪為譁眾取寵之具,靈魂深度蕩然無存。
昔時立志變世之豪情,沒於現實之泥淖。同志之士,或因挫而背初心,或為利所迷本志。昔之聯盟,分崩離析,唯餘孑然之身,於冷漠之世苟存殘息。
社會之黑暗,如無形之羅網,縛諸欲脫者。貪腐肆虐,無所忌懼,權力為謀私之器,律法為權貴之玩物,公平正義,空言而已。
貧賤之眾,於底層掙命,飢餒、疾疫、絕望,相隨相從。而富貴者,於華堂奢肆揮霍,對民間苦況,漠然不顧。階級之壑,愈加深廣,上進之途,塞絕不通,底層之民,永墜苦淵,無有出期。
教育之資,為豪強所據,知識成富者之專屬,貧者之子,誕即註定無知愚昧之命。彼等於無知中沉淪,於愚昧中麻木,代代之運,悲慘相循。
人與人之間,信愛無存,唯餘算計利用。謊言為常,真誠為愚。家室之暖,不復存矣,夫妻反目,親子成仇,社會之基本,為利所衝,破碎支離。
自然之境,每況愈下,末日之象,漸露端倪。空氣漫毒,水源盡汙,大地絕產,人類於飢餒疾疫之涯,垂死掙命。而此諸般,皆人類貪婪無知之惡果。
文化為商潮所沒,快餐之娛,充塞生民之生活。人不復思,不求精神之豐足,唯沉湎虛幻之樂,避現實之苦。精神之域,荒蕪一片,靈魂於空虛中腐朽。
每欲抗爭,輒遭無情打壓;每懷希望,輒被酷烈破滅。世界沉淪,人性墮落,前途黯黮,曙光無覓。人生之義與值,於無盡黑暗中,悉被消解,唯餘絕望虛無。
或始,諸般努力,皆為徒勞,諸般理想,皆為幻夢。此世註定趨亡,人類註定末路,吾身不過此悲劇中微末之角色耳。
繼而觀之,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百姓流離失所,哭號於荒野,生死無常。強梁者肆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田園荒蕪,村舍成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