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鳳姐力詘失人心(第2/3 頁)
她想到自己以後的日子將會十分艱難,又不想被別人欺負,便決定跟隨賈母而去。她悄悄地在自己的房間裡上吊自盡,等到眾人發現時,已經氣絕身亡。
經典詩句典故:
在這一回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經典詩句,但整個《紅樓夢》中“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等詩句所體現的興衰無常的主題,在這一回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這些詩句暗示了賈家曾經的繁華如過眼雲煙,如今只剩下一片淒涼。
,!
關於典故,鴛鴦殉主的情節與古代的忠臣義士殉主的故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忠臣義士殉主是出於對君主的忠誠和信仰,而鴛鴦殉主則更多的是出於對賈母的感激和依賴,以及對自己未來命運的絕望。這一情節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主僕關係的特殊性質,以及奴僕們在這種關係下的無奈和悲哀。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紅樓夢〉第 110 回解析——史太君壽終歸地府,王鳳姐力詘失人心》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其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情節一直吸引著無數讀者和研究者。第 110 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鳳姐力詘失人心”更是展現了賈府命運的急轉直下,充滿了悲劇色彩。而運用周易哲學來深度解析這一回,將為我們揭示出其中更為深刻的意蘊。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轉化、變化無常是其核心觀念之一。這與《紅樓夢》中賈府的興衰變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賈母的去世,如同賈府這一龐大體系中陽剛之極的象徵崩塌,標誌著賈府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賈母作為家族的核心人物,她的離去使得賈府失去了主心骨,陰陽失衡,家族的命運開始走向沒落。
同時,鳳姐在這一回中的力不從心也體現了周易哲學中“盛極而衰”的道理。鳳姐曾是賈府中最具權勢和能力的人物之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精力和影響力逐漸減弱。她在操辦賈母喪事時的艱難,反映了她在命運面前的無力感,正如同周易中事物發展到極致後必然走向反面。
從卦象的角度來看,這一回也蘊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賈母的離世可以被視為一種“剝卦”的體現,“剝”者,剝落也,象徵著事物的逐漸消亡。而鳳姐的力詘失人心則像是“否卦”的呈現,“否”者,閉塞不通也,暗示著人際關係的破裂和困境的加劇。
在賈母臨終之際,她對賈家未來的擔憂和囑託,也反映了周易中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思考。家族的命運如同迷霧一般,難以捉摸,而賈母的離世更使得這種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她的牽掛和不捨,正是對家族命運的深深憂慮,也是對未來變數的無奈。
而鴛鴦的殉主行為,則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忠”與“義”的價值觀念。她對賈母的忠誠超越了生死,如同堅守正道的象徵。在賈府這個充滿複雜人性和利益糾葛的環境中,鴛鴦的忠貞成為了一抹亮色,也讓我們看到了在困境中依然存在的美好品質。
此外,這一回中眾人在賈母喪事上的不同表現,也反映了周易哲學中對人性的洞察。有的人真心悲痛,有的人則自私自利,這正是人性的複雜多樣在特定情境下的展現。人性的善惡、美醜在這一場景中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人性畫卷。
賈府的衰落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時代的縮影。在周易哲學的視角下,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趨勢。如同陰陽交替、萬物變化,賈府的輝煌註定只是短暫的,而衰落則是必然的結局。
透過對《紅樓夢》第 110 回的周易哲學深度解析,我們更能深刻地理解這部作品所蘊含的悲劇意義和人生哲理。它讓我們看到了命運的無常、人性的複雜以及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學與哲學相互交融所產生的強大魅力,使得《紅樓夢》這部經典之作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熠熠生輝。
總之,以周易哲學來解讀《紅樓夢》第 110 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探究這部作品的內涵和價值。它讓我們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領悟到哲學的智慧和啟示,為我們的人生思考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感悟。
三、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面對《紅樓夢》第 110 回進行深度解析:
(一)陰陽變化
1 賈母的去世象徵著陽的消減,而鳳姐的力絀則代表陰的弱勢,體現了陰陽失衡。
2 賈府的興衰過程也反映了陰陽的相互轉化,盛極而衰,由陽轉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