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潛流暗藏,風暴湧動(第1/2 頁)
張宇的教育改革在大清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一舉措引發了不少正面反饋。但隨著改革深入,來自舊勢力的反抗也愈演愈烈。在各地士族眼中,這場教育變革無異於直接動搖他們的根基,尤其是那些依靠文士世家身份掌握地方權勢計程車族。他們越來越擔心,一旦百姓都能識字明理,士族的地位將無從維繫。
一日,沈清言遞上一份密報,面色凝重地說道:“陛下,近來屬下收到多地情報,江浙一帶的幾大士族似乎秘密聚集,意圖聯合反對教育改革。”
張宇皺眉翻閱密報,看到江南士族不僅以私教之名阻礙學堂生源,甚至有人暗中煽動百姓對朝廷政策的質疑。這一切顯然不是普通的阻力,而是一次有組織的抵抗。
他合上密報,冷冷說道:“這些人簡直膽大包天,既然他們不惜聯合起來阻礙朝廷政令,朕就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沈清言目光一閃,小聲提醒道:“陛下,這些士族之所以敢明目張膽地結盟,是因為他們背後依靠數代傳承的資源和影響力。若直接動用武力鎮壓,恐引發更大範圍的不滿。臣認為,可以用計策將他們逐一擊破。”
張宇聽後若有所思,問道:“你的意思是?”
沈清言靠近一步,低聲道:“陛下可考慮借力使力。以推廣教育之名,在江南各地設立御史巡察,暗中分化這些士族,同時聯絡地方士紳中的支持者,以達到削弱反對派的效果。”
張宇若有所思地點頭,深知用權謀遠比動武見效更長久。他說道:“好,朕準你全權處理。記住,務必做得滴水不漏,既要打壓反對派,也要讓江南百姓看到朝廷的決心。”
御史南下
不久之後,幾名新任命的御史攜帶聖旨南下,開始暗中調查士族聯合阻礙教育的行動。巡查過程中,御史們巧妙地接觸了當地士紳,透過推行教育造福地方的說辭,讓一部分士紳願意配合朝廷。此外,他們還暗中監視那幾個活躍的反對派士族,記錄他們的每一項舉動,為將來打擊其積蓄證據。
與此同時,張宇加派人手在京城裡密切觀察所有與士族有來往的官員,一旦發現任何意圖勾結的行為,立即上報。朝廷內部的風聲也變得緊張,官員們察覺到皇帝的決心,紛紛表態支援教育改革,避免在這場風波中受到波及。
反對勢力的反擊
江南計程車族們察覺到御史的暗中行動,也開始謀劃對策。夜色降臨時,江浙地區的幾位士族首領悄悄聚集在一處偏僻宅院內,密議對策。
“朝廷這是擺明了要斷我們世家的根基,若是繼續坐視不理,今後我們的子孫將無立足之地。”一位年長計程車族嘆息道,眼中充滿憂慮。
另一位年輕計程車族則冷笑道:“朝廷不過是一時風頭,咱們士族在江南數百年,根基深厚,豈能輕易被動搖?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暗中挑撥百姓,造出一些小風波,朝廷也奈何不得。”
然而,一位冷靜的中年士族嘆道:“不可輕敵。這位新帝不同尋常,自登基以來鐵腕行事,處理頑固勢力毫不手軟。倘若他一怒之下鎮壓江南,恐怕我們反而要承受更大損失。”
眾人一時沉默,感受到新皇對士族的壓迫力。
最終,一位士族長老低聲道:“與其正面抵抗,不如選擇旁敲側擊的方式。咱們可以秘密煽動一些士子,偽裝成‘學者’反對教育新政,宣稱傳統被摒棄,這樣既能讓百姓有所反感,又不至於直接對抗朝廷。”
張宇的應對
御史將江南士族的動向一一上報,張宇看罷,冷笑一聲。這些士族的狡詐行為並未出乎他意料,他早已部署了一步更大的計劃。
張宇召來沈清言,沉聲說道:“朕決定在江南各地增設‘新學堂’,凡願入學者可獲朝廷補貼,並免去賦稅。同時,給江南三省賦予特殊豁免權,凡支援學堂建設的地方,將免稅三年。此舉不但能鼓勵百姓支援學堂,也能誘導那些士族轉變態度。”
沈清言恍然大悟,張宇這一手可謂釜底抽薪,朝廷直接以優惠政策爭取民心,讓那些士族不得不考慮順從新政。他欣然領命,隨即開始部署這一策略。
在張宇的大力支援下,新學堂的推廣速度得到大幅提升。百姓們紛紛響應,學堂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轉變了思想,對朝廷產生了新的認同感。
思想的碰撞
然而,士族並未輕易妥協,他們開始利用輿論手段在江南散播訊息,質疑新學堂的教育內容,聲稱這種“新教育”摒棄傳統,違背祖宗之道。此言論一出,令許多傳統家庭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