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隱秘圖謀(第2/2 頁)
事智慧編纂成書,並密令家人:若自己幸得生還,此書便付之一炬;若不幸罹難,則需隱秘儲存,待二十年後,授予岳家直系後裔,以承其志。”
此言一出,陳池心中豁然開朗,對岳飛此舉深表欽佩。岳飛此舉,實則是以其獨特的方式,對腐朽朝廷的無聲抗議,同時亦為家族後代鋪設了一條可能的復興之路。他深知此行兇險,卻仍選擇遵從君命,這既是忠誠的極致體現,也透露出一種悲壯與無奈。陳池雖不全然苟同其價值觀,卻也尊重歷史人物的複雜性與多樣性,秉持著求同存異的立場。
至於那《武穆遺書》,其存在本身便是對岳飛智慧與遠見的最好證明。他堅信岳家後代能借此重振門楣,這份自信與遠見,讓陳池不禁暗自揣度,此書所蘊含的戰略思想定是非凡絕倫。
周圍群豪聽後,無不面露驚異之色,彷彿能預見到,若此書落入敵手,金國軍隊必將在其指導下更加強大,宋國北伐之路無疑將更加艱難。然而,這也正是岳飛佈局之精妙所在,他以一己之力,為後世子孫乃至整個國家留下了一線希望,將賭注押在了未來,寄託於未知的可能。在形勢日益嚴峻之際,一個微妙的轉機悄然浮現。值得慶幸的是,這部珍貴的《武穆遺書》,承載著岳飛將軍的智慧結晶,是以中原正統文字編纂而成,其深邃與廣博,對於未受漢文化薰陶的金國人士而言,無異於天書般晦澀難懂。加之書中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更使得其內容在金國境內難以迅速傳播,宛如被無形的屏障所阻隔。
據我最新探知的情報顯示,此書目前正安然藏於金輪法王之手,他正密謀匯聚兩國文字學之精英,企圖將其譯為金國文字,以便朝中武將能夠研習,意圖不言而喻,其深遠影響令人憂慮。
洪七公老前輩語氣一轉,變得異常凝重,他緩緩言道:“倘若金國之人真能領悟嶽將軍兵法之精髓,那無疑將是我大宋之深重災難。因此,我心中萌發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構想……”
陳池聞言,心中不禁一陣激盪,這分明是一個直截了當的提示,他豈能不明其中深意?一股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讓他深知自己即將肩負的使命非同小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