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自產的新裝備(第2/2 頁)
傅,太原淪陷後加入的我軍。
挺進軍的這個兵工廠,是整個複製過來的春田兵工廠,所以諸如加蘭德之類的美式輕武器,這邊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基本是開工了就能造。
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徐巖讓他們改了口徑。
目前挺進軍用的子彈口徑有4種,駁殼槍的763x25毫米口徑,p40衝鋒槍的9x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也就是魯格手槍彈),再就是中正步槍、98k狙擊步槍、以及g42的792x57毫米步槍彈。
最後就是老乾媽的127x99毫米機槍彈。
,!
現在4種口徑,算盤那邊還不至於發瘋,要是再加個762的,那就沒準兒了。
徐岩心疼他啊,就剩那麼幾根頭髮了,再撓就真禿了。
ak的設計圖紙倒也有,系統狗子那邊買就是了,不過這槍是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也不能和現有的g42通用,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要裝備ak,那就最好連rpk一起裝備,這樣能減少後勤負擔。
機槍的持續火力還是必須要有的。
關鍵792的子彈也省不了,那不還有精確射手和狙擊手這兩個編制呢麼?
再說戰士們拿到新槍還是要適應,頻繁的適應新裝備也不好,所以還是等眼前這一仗打完,看看情況再說。
綜合考慮之後,徐巖決定先生產步槍和手槍。
步槍換成1加蘭德,彈藥方面把原本的762x63毫米步槍彈,換成跟g42通用的792x57毫米。
手槍麼,是時候跟駁殼槍說拜拜了,雖然這是一款功勳卓著的武器。
主要還是特戰隊在行動的時候反應,說駁殼槍拔槍太麻煩,緊急情況來不及出手。
所以徐巖就下令讓兵工廠生產1911手槍,雖然這款手槍是柯爾特的,但是這款手槍需求太大了,春田當然有生產授權,產線都是現成的。
本來還想把彈藥口徑也換成9毫米的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這樣又可以跟p40通用。
但是吧,考慮到9毫米子彈確實殺傷力不夠,就說鷹醬的佛波勒們,清空彈夾才能弄死一個黑蜀黍
咳咳!
軍用和警用還是得有區別,所以最後還是選用原先的1143口徑,戰場上一槍就能撂倒一個鬼子!
現在擺在徐巖面前的,就是一支792版本的加蘭德,以及一支1911。
讓徐巖流口水的是那把手槍,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拿起,撫摸著槍身。
黑色的漆,胡桃木握把,咋看咋:()我在永不磨滅的番號當政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