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自產的新裝備(第1/2 頁)
兩天後,地瓜、熱鬧、牛三、周小福、谷滿倉等挑出來的一批連級幹部回到霍林郭勒,進入抗大。
話說抗大現在又增設了裝甲兵科,周衛國兼任學科主任,裝甲旅裡面幾位團、營長,也就是當初從大後方過來的那些學過裝甲兵指揮的幹部兼任教員。
裝甲兵院校沒有併入抗大,那裡是培訓基層坦克指揮員、維修員之類的,抗大是培養裝甲部隊作戰指揮官的,不衝突。
至於兩個裝甲旅的訓練,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進入正軌了,周衛國他們只要平時不上課的時候去看一趟就行。
抗大東北分校第一期正式的三年制學員,全軍只招了200名,依照選修學科分成6個班,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行政、後勤。
每週學習5天,週末放假。
課程嘛就比較多了,上面那些是其實是選修的,課程一般在上午。下午的政治思想課才是必修課,大家都一樣。
懂的都懂。
學員主要來自於這一批投奔過來的,那些自主抗日武裝的領導,比如霍進旗這樣比較老實的,以及之前在建設兵團、後勤處當幹部的那些文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兵。
其他人都是自主報名,霍進旗他們就是強制要求去進修。
懂的也懂
至於地瓜他們這些連級幹部,上的是短期的培訓班,預計學習時間6個月。
。。。。。。
抗大門口,地瓜等入學的幹部們排成兩排,緩緩朝前移動。
邊上由警備11團戰士維持秩序。
其實也不用維持,都是老兵了。
入學的幹部們有的充滿幹勁,有的垂頭喪氣。
就比如地瓜,垂頭喪氣的小學渣。
他們都揹著行軍揹包,棉被什麼的,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沒帶,學校宿舍門口有人在那兒發呢。
遠處,陳大雷和剛當上警備第11團團長的三營長站在一起,笑眯眯地看著正在往學校裡走的幹部們。
就聽陳大雷感慨道:“好,好啊,前年我從鹽城抗大分校出來前,也是營長,出來後就給老韓當了副司令。
400多學生,以後就又是400多個陳大雷!”
三營長則是一臉的羨慕:“我也想進去學啊。”
“有機會的,明年申請下一期唄!”陳大雷笑著鼓勵了一句。
接著又轉頭看向三營長:“這幾天適應得怎麼樣啊老夥計?”
三營長聞言頓時咂吧了一下嘴:“司令員吶,不是給你丟人,我一看他們訓念,我滴個乖乖呀!
我跟你講,步槍,每人每次十發,機槍,每人每次一搏發!
我看了辣個場面,當時我的下巴都掉下來嘍啊!”
“哈哈哈哈哈”
陳大雷被逗笑,三營長則是訕笑,同時又很吃味:“早都聽說這個挺進軍富裕,沒想到富裕到這個程度!
我們當時打仗,每人能分十發子彈那就不得了了。
你再看他們裝備,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繳獲了一挺歪把子機槍,當時你高興得兩天睡不好覺,現在嘞,一鍋班一挺,辣機槍打起來嘎嘎的聲音
這還只是二線的警備團喏,聽說一線部隊還有炮兵、卡車,嘖嘖嘖。
我講句不好聽嘞,當區我們要是有這樣的裝備,呵,松井聯隊,辣就是個屁!”
陳大雷笑眯眯地聽完老部下的吐槽,從胸口兜裡掏出煙,給遞了一根。
三營長連忙幫他點上。
陳大雷抽了口煙後,說道:“所以啊,得你去適應你現在的部隊,不能讓部隊來適應你。
徐政委跟我透露過,本來以你的能力,當個主力團長根本沒問題,但是你之前的戰術習慣跟挺進軍的部隊很不搭,所以才安排你先當個警備團長。
我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你突然從一個長工編成土財主了,一時半會兒你反應不過來。”
一聽這話,三營長頓時眉開眼笑:“我明白,我一定努力適應,改變打法習慣!”
。。。。。。。
同一時間,沙爾呼熱鎮,工業基地。
群山之間,那些個大大小小的山坳全都讓挺進軍的工業基地佔滿了。
這時候徐巖正在李文亮、張楚,以及兵工廠廠長趙炎的陪同下,在兵工廠的靶場試槍。
這個趙炎是原九縱兵工廠過來的老師傅,雖然只有36歲,但他是造了十幾年的槍械了,最早是太原兵工廠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