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瀕湖脈學》十一(第1/1 頁)
代脈,其脈象特徵為搏動時突然中止,且不能自行恢復,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再次搏動。仲景曾指出,代脈的脈象會延伸至尺部,經過較長時間後才會再次出現。吳氏則認為,代脈的出現通常意味著五臟之氣的衰竭。
正常情況下,人的脈象應該是一息五至,這表明肺、心、脾、肝、腎這五臟之氣都充盈充足。而五十動而一息,則符合大衍之數,被稱為平脈。如果與這一標準不符,出現代脈,那就意味著有異常情況。腎氣不足時,脈象可能會在四十動時出現一次中止;肝氣不足時,脈象可能會在三十動時出現一次中止。這是因為某一髒的氣衰,而其他髒的氣會代為搏動。正如《黃帝內經》所說:“代則氣衰。”滑伯仁也指出,如果沒有疾病且身體瘦弱,出現代脈是一種危險的脈象。但如果是因為疾病導致氣血突然受損,氣不能持續供應,那麼代脈只是一種病脈。在傷寒病中,如果出現心悸且脈象為代脈,可用復脈湯進行治療。對於孕婦來說,如果脈象為代脈,可能意味著胎兒在百日時會出現替代脈象,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必須仔細辨別。
從脈象的形態來看,代脈在搏動過程中突然中止,無法恢復,然後再次搏動,因此被視為代脈。對於患病的人來說,代脈雖然表示病情較為嚴重,但仍有治療的可能。而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代脈則與壽命有關。
與代脈相似的脈象有促脈和結脈。促脈是指脈象在快速跳動的過程中不時地出現中止;結脈則是脈象緩慢且不時地出現中止。代脈的中止是有規律的,必定會按照一定的次數出現中止,然後再延伸至尺部,經過較長時間後才會再次出現。
代脈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髒氣衰竭所致,可能會導致腹部疼痛、腹瀉、下元虧損等症狀。有時也可能是因為嘔吐、洩瀉等中宮疾病引起。對於女子來說,如果懷孕三個月後出現代脈,需要特別關注。
根據《脈經》的記載,代脈如果呈現出散亂的狀態,意味著病情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代脈還可能主洩及便膿血等病症。如果脈象在五十動以上仍未出現中止,說明身體沒有疾病。而如果在一定次數內出現中止,就可以確定脈象存在異常。四十一止通常表示一髒之氣已經衰竭,四年後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三十一止意味著三年後可能會有危險,二十一止則表示二年後可能會有問題,十動一止則表示一年後可能會死亡。此外,還可以透過觀察氣色和身體形態等症狀來進一步判斷病情。
戴同父曾說,脈象必須滿五十動,這一觀點出自《難經》。而《脈訣》中關於五臟的歌訣,過去以四十五動為準,這與經典的旨意相違背。
柳東陽說道:“自古以來,都是透過脈動次數來診斷脈象,這可是一句至關重要的話語啊!必須要等待脈搏跳動五十次之後,才能夠確切地瞭解五臟是否存在缺失的情況。然而現如今的人們,手指剛一搭到患者的手腕和手臂處,就匆忙宣稱已經看明白了脈象。要知道,整整五十次的脈搏跳動,又怎麼可能會在彈指一揮間就完成呢?所以說呀,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學者,在診斷病情的時候應當綜合運用診脈、詢問病症、傾聽聲音以及觀察面色等多種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將四種診斷方式都兼顧到位,從而避免出現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