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潛入(第1/3 頁)
從南皮到濮陽,直線距離大約330公里,但曹操大軍的目的是切斷黑山軍前往冀州的路線,所以他們繞道邢臺、邯鄲,走一個迂迴。
這給補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加重了斥候的任務。
看到麻子在山頭上揮旗,曹民策馬來到夏侯惇的佇列之前,負責前哨的裨將馬盛上前詢問。
“稟將軍,前方發現村落,有黑山軍活動的痕跡。”
馬盛唔了一聲,點了點頭,做了一個稍候的手勢,回頭向夏侯惇稟告,不多時迴轉後傳來夏侯惇的指示:“全軍就地紮營,斥候隊進村探查,巡邏範圍由原先的三里擴大到五里。”
曹民雖然心中疑惑,但還是回一聲“得令”,剛撥馬要走,又被叫住。
“讓前軍多打旗幟,使對方無法摸清我們的虛實,然後望風而逃。”
曹民有些驚訝。
首先是紮營的地點和時機,紮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算是做一個臨時的營地,也需要搭建土木防禦工事、帳篷、簡易廁所和倉庫,需要有很多的木材、繩子和牛皮,而這些東西,他們這些先鋒軍攜帶的極少。
臨時營地的佈局是固定的,這樣一來,能夠讓部隊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短時間內迅速建造。這就需要他們找到合適的位置,一個有水源、視野,以及足夠寬闊的區域。顯然,他們目前所在的官道上是不合適的。
而裨將要求的多打旗幟,如果敵我強弱懸殊,確實可以讓對方望風而逃。
後世戚繼光對“窮寇莫追”做的批註中說:要追!而且要敲鑼打鼓的追!
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現在是他們行軍以來第一次發現黑山軍的活動痕跡,目前也不知道對手的數量,還是謹慎點比較好。
曹民拱手:“馬將軍,這是夏侯將軍的命令嗎?”
馬盛的嘴角微微上翹,也沒見他發怒或不耐煩:“是的,你只需要執行命令即可,速速進村探查,抓幾個舌頭回來。”
曹民看他鎮定自若的樣子,心中也是感慨,既然是夏侯惇的命令,想必他們還有什麼後招的吧。
軍隊是一個經常要跨越生死的團體,務實的思維模式使得他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並不會在意他說了什麼,而是很注重他做了什麼。這種評價未必會出現在文字上,但它會流傳於士兵的口中。
一個沒有實績的軍官或許可以獲得褒獎,但絕對不會得到同僚和底層士兵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這種信賴關係,在戰爭中是極為重要的。
夏侯惇是名將,雖然沒有成為絕世神將,但在曹操陣營裡,是非常靠譜的武將中堅力量。以他的能力,不會考慮不到自己的這些疑惑的。
曹民給自己做了心理按摩,撥馬回頭,執行命令去了。
潛入小隊總共五人,正好是一個偵察隊的配置,隊長曹民,聯絡員三娘、刀子,觀察員麻子,軍士老二。當然要完整的配置一個偵察隊的話,還需要救援和擔架組、戰俘組、監視組和記錄員等。鑑於領來的500騎兵沒有經過訓練,只能擔當普通的外圍遊哨用,潛入還是要靠他們五個。
村落並不大,但很多位置都處於樹木遮擋,他們想要抓幾個舌頭過來,需要秘密潛入、抓捕、撤離。為了舌頭的質量,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抓捕一個外圍小兵,畢竟他知道的內容會很少。所以,他們準備潛入到村子內部去選擇目標。
曹民制訂了潛入和撤離的計劃路線和備用路線,接敵預案和應急預案,集結點,以及估算的大約時間。
五人分成三組,射術精湛的麻子一人在村外登高,老二和刀子一組,曹民帶著三娘一組,從村子的兩個方向,開始進入村子。
村莊沿河而建,河邊有幾名黑山軍巡邏把守,這位置是老二和刀子選的進入方位。
從上游下水,水底下行走,透過水層看到岸邊的一名黑山軍,老二緩緩的將自己的雙手伸出水面。
已經在高樹上的麻子等待其他黑山軍兵士繞開之後,一箭發出。
岸邊那名黑山軍的腦袋上突然就多了一支對穿的利箭,無法發出聲響,全身的氣力就已經流失殆盡,那名黑山軍的身體向河邊落下,恰好被老二伸出水面的雙手接住,沒能發出落水的巨大聲響。
老二將屍體緩緩的接入水中,拿了一塊石頭壓住屍體沉底。刀子從那名落水黑山軍的位置上岸,掩在一旁。河岸上的茂密樹叢完美的掩蓋了他們的身體。
另一邊,曹民和三娘也已經摸到了村子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