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共贏與競爭(第6/7 頁)
公司和保險代理人是很重要的。投保只是開始,未來幾十年售後服務很重要。
朱曦很認真地聽丁羽在解釋。她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的細節,自己都沒有去考慮過。兩個人在旅途中玩的很開心,她們性格互補,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回國後,朱曦剛好要換房子租,兩個人就一起合租。之後沒多久,朱曦也加入了丁羽的團隊,成了一名保險代理人。在她們泰國之旅中,丁羽還簽了好幾張保單,結交了幾位不錯的朋友。
林麗聽了丁羽回來分享,她很是羨慕。雖然她以前對於丁羽那種銷售身上的圓滑世故不太喜歡,但是她在銷售方面的情商和促成力度的強勢,是值得她學習的。
林麗以空杯心態來看待新的事業,她還在慢慢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他們的早會不像外界說的就是打雞血,唱唱歌,跳跳手語舞那麼簡單。以前有的人對這個行業嗤之以鼻就是覺得都是一群混子、大叔大媽、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做的。
其實一張保單的設計,如果想要比較貼切又有價值,還是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專業知識的,而不是保單本身。其中首先會涉及到的就是法律知識、保險知識。
他們的早會兩小時分成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是小組早會,主管會先花十分鐘讓大家總結前一天見客戶的情況,又遇到難題的可以提出來,群策群力,然後進行情景演練。
小組早會之後就是部門早會,主要就通知公司的一些重要的事項,新產品的學習等。
林麗每次都很認真地在聽著早會,做著筆記。她比較喜歡聽同事們分享他們的簽單心得。看著簽單過程很簡單,其實跟進的過程是做了很多的鋪墊的。她比較喜歡瞭解這個鋪墊的過程。
林麗給自己安排每天下午至少見三個客戶。每個客戶見面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為了節約成本,她儘量避開吃飯的時間見客戶。這樣可以喝著下午茶就可以聊天,或者在公司會議室、家裡見面。
她幾乎把過去通訊錄和微信裡的人都羅列下來。之前有個做銷售朋友和她說要一次做好幾個月甚至半年的規劃。因為有的客戶不會馬上出單,可能要等幾個月,那就要鋪排好這個月出誰的,下個月出誰的,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意向客戶都要心中有數。這樣才會不慌。
她入司後也按照這個朋友說的這樣來要求自己。大量見客戶,多認識新的朋友。她以前屬於那種不是很主動搭訕的人。現在偶爾看到面善的人,她也會主動搭訕,聊得投機的還可以加微信。
她這才慢慢領悟原來銷售工作就是找喜歡自己的,和自己氣場相合的人聊天,每天聊兩三個人,一個月就有六十到九十個客戶,在其中產生兩個及以上的單不是太難的事情。難的是持之以恆。
她發現這份工作應酬比以前少了,時間更彈性,中午可以回家吃飯午休,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下午拜訪完客戶就可以回家了,不需要加班,也不用應酬,很快樂的工作模式,更健康。傍晚她就可以去運動健身,和家人共進晚餐。晚上十點前可以入睡了。
一段時間之後,她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工作。家人對她的工作也非常支援。婆婆在多年前就是多家保險公司的客戶。給家人買過至少三十份的理財險的保單。這些保單都是積少成多,起保保費不高,都是一萬左右每年。目前已經交清了多份。
婆婆鼓勵林麗,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過程中要和客戶講清楚,以免後續有糾紛,而且要維繫和客戶長久的關係。
很多終身保障的保單,把他們的家庭幾代人都和代理人之間的紐帶聯絡起來,更加緊密。
的確,林麗發現這些做得久的代理人,越老越值錢。
有的同事從公司成立就一直做下來,已經七十來歲了,還在一線銷售及團隊的管理工作。他們依然活躍,還沒有退下。他們看上去比同齡人更有活力,每天和年輕人在一起接觸,學習新的東西。
林麗發現隔壁部門的那個朱經理就是70歲出頭的老業務員。她每天八點到公司,看到這個經理已經在辦公室給主任們開會。
她有次下午帶客戶去銀行貸款,發現這個經理也帶了客戶去,在耐心給客戶做解答。她沒有70歲以上的人那種老態龍鍾,還是帶著優雅氣質,走路昂首挺胸,看上去像50歲左右的。聽說她當年是45歲從事業單位內退,然後進入公司的。在公司也有30年工作時間了,她的部門即將傳給徒弟。這個經理只有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後,定居當地。她和老伴在國內生活,老伴身體現在不太好,需要人照顧,她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