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 第195章 道之所存

第195章 道之所存(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銀獸小爐,清香滿袖。

蕭寶月面前放著一方鑾金香盒,盒中大小格子密佈,或盛香丸,或擺香餅,也有如碎雪似的散香,雲團狀的香膏,至於花片甘松,蔻仁薰草,更是滿目琳琅,不一而足。

寶月神情專注,左手用拇指和食指從格中捻起如梧桐子大小的香丸,輕輕添於香爐中,等了一會兒,問道:“公子,現在如何?”

王揚依舊閉著眼,靠臥養神,淡淡道:“還是濃。”

蕭寶月咬牙切齒,忍住用香爐砸倒王揚的衝動,又添了少許白芨末和陰乾了的冬青樹子。

幾度試香纖手暖,蛾眉顰蹙靨生寒。

“現在呢?”蕭寶月盯著王揚問。

他如果再敢嘰嘰歪歪,我就......

“現在可以了。”王揚睜開眼睛。

蕭寶月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鬆了口氣。

“請公子言黨錮之禍。”蕭寶月振奮精神。

“你先說說你是怎麼看黨錮之禍的。”王揚撿了兩顆楊梅吃。

蕭寶月略一思索,說道:

“王莽篡政,士人爭獻符命以取封爵,阿諛之徒,望風承旨,以邀崇祿。風俗之壞,見於斯矣。

至光武中興,重立節義以教天下。修經學禮樂,砥礪士風。

且朝廷之察舉、徵辟,多以名譽取士。故士爭修德立名,以彰名節,遂有所謂‘名士’。

名士立名皆高,以天下為己任,望柄國政。

然桓、靈信用宦官,擋名士向上之途。

而宦官無學術、少德行,亦為名士所鄙,以為壞國事者皆此輩。

抗憤一起,互為聲援,宦官奏之結黨,史雖謂之誣,實則不誣。

然天子處事,亦失切當。桓靈二帝全信宦官,禁錮黨人,興起大獄,士大夫就死者如牛羊,海內塗炭。

士風元氣,亦自此傷。所害者,又豈東漢一代哉?

自黨錮之後,再至高平陵之難,東漢名士一變,成魏晉名士。

老莊興起,玄虛為上,海內士大夫競祖浮華,不念國事,遂使五胡乘間而入,神州陸沉。

推其禍亂之始,皆黨錮發其源也!”

蕭寶月說完,一吐胸中濁氣,看著王揚,等待他點評。

王揚放下酒杯,緩緩道:

“讀史想讀得高明,有兩點尤為切要,一為史學,二為史識。

史學即史之學問。學問不夠,於職官、兵制、地理、國政之理路變化皆茫然,讀史便只能讀故事,而不知其他。

且學問不限於史部一目,若學問廣博,則所見者廣,至於一詩一字,皆可與史參證,譬若劍術至極,則草木竹石,皆可為劍。

如讀《史記·項羽本紀》‘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無學問之讀法,則嘆其文辭之美,項王英雄末路,至多質疑其真偽。

而有學問之讀,則可於此見當時撰史之習慣、楚歌之體式、漢時流行之美學主題與詩體之發展。即是‘項羽本紀’四字,便大有文章在。

有學問之讀,以肚中十書,而讀一書中之一卷,故讀畢一卷,可當十書用。

無學問之讀,讀一書便是過字一遍,故讀畢一書,只當讀此書中之一卷。

見者大小,由學問深淺而已......”

蕭寶月聽之入迷,連呼吸也不自覺地放輕。

“史識就是識見。

史事紛雜,若學問精深,則所見更加紛亂。

有識見則可登高而眺,窮千里之目。

分主次、辨真偽、明道理、察人心,皆由識見也。

如晉武帝廣納後宮,一般人見之好色,有識見者則見其欲廣外戚以自固。

有識無學,失之淺;

有學無識,失之狹。

你方才所論,學略有不深.....”

蕭寶月頓時有些不高興。

王揚頓了頓道:“而識見不錯。”

蕭寶月氣平。

“一來你能拈出士風變化一段,二來不囿於史書的正邪之說,難得......”

蕭寶月聽到王揚正心誠意地說“難得”兩個字,又有些得意。

“不過失之淺顯......”

“你!”

蕭寶月實在沒忍住,拍案一指,她覺得王揚就是故意的!

王揚眼皮都不抬,渾若無事用竹籤插了塊甜瓜,淡淡道:“聽不聽?”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