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羊肉卷(第1/1 頁)
…
羊肉串在廚房烤至九成熟,分給每位賓客自行烤熟,每位賓客面前都有隻精緻的紅泥小火爐,上面鋪著鐵絲網,刷上油,便可滋啦滋啦地烤起來。
為的就是讓賓客親自參與。
這些文人雅士在家大多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乍一吃到自己親手炙出來的肉串,嘿,還真有成就感。
豪放的吃法和雅緻的園子,也有種混搭的美感。
於相公看著賓客盡歡,覺得這四司六局的司廚果然不錯。
緊接著,暖羹上來了。
這道羊肉暖羹是於相公曾作為使節儲氣罐遼國時吃過的,味道不可謂不鮮美,只是遼人粗獷,羊肉均切大塊,在湯羹中並不十分入味。
回到東京後,他便把這道羊羹的做法告知樊樓的廚子,經廚子改良做法後,便成了東京一道名菜,只是那肉卷太受限於刀工,並不是每家酒樓和食鋪都能做。
不知今日廚司內是否有高人?
倘若沒人能將肉卷削得薄如蟬翼,雖是遺憾,卻也平常,畢竟刀工一絕的廚子可又不可求。
檯盤司一隊年輕小娘子捧著暖羹輕輕放上桌,於相公未及看一眼清秀的小娘子們,先被盤中的羊肉卷吸了睛。
那羊肉卷像書卷似的被捲成筒狀,顏色白裡透紅,盛在鋪滿碎冰的瓷盤中煞是好看。
好看還是其次,關鍵是厚度,薄薄一片,片片均勻,連樊樓的大廚都難以有這樣的手藝。
這四司六局中竟隱藏著功力如此深厚之人,不知是廚子還是備菜丫頭?
於相公激動地夾起一隻肉卷,放入沸騰的羊骨高湯中,果然,那肉卷瞬間由鮮紅變為灰粉色,三秒撈出,便可入口。
他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山羊鬍隨著咀嚼的動作一顫一顫,羊肉鮮嫩的口感和奶香的味道齊齊而發,實乃令人享受至極。
“妙啊!”
於相公眼中露出欣喜,忍不住嘆讚一聲。
原本這道羊卷暖羹他沒抱太大希望,只求做得不比樊樓遜色太多就好,誰知嘗過才知,這哪是比樊樓遜色啊,分明更勝一籌。
他激動地跟賓客分享美味:“你們快嚐嚐這羊羹,頃刻即熟,味道那叫一個鮮美。”
有人笑說:“能讓於相公口吐誇獎之語,可見這羊羹卻是不俗,畢竟方才那炙羊肉都沒得相公親口誇讚。”
是了,方才那炙羊肉雖也美味,於相公心中滿意,卻尚未到達驚豔的程度,而這道羊羹,他卻是有感而發,打心眼裡覺得好。
眾人嘗過之後,紛紛覺得不錯。
於相公親口垂問:“劉子侄覺得如何?”
他今日遍邀文人雅士相聚,包括不少國子監和太學的學子,其中屬劉子今劉監生最為難請。
那劉家官人不僅家世不俗,尚未考取功名就已經小有才名,而且性子清孤,輕易不出席宴請。
前些時日受邀到李府,也因李府中掛出諸多名字名畫,吊起了劉官人的胃口。
不想今日,他也能有幸請來劉官人。
眾人的目光匯聚在端正而坐的年輕郎君身上。
正在細細品鑑羊肉的劉子今抬起頭,拱手答:“晚輩覺得於相公家中廚司的廚藝,甚好。”
於相公拍掌大笑。
坐在劉子今下首的是他同窗,國子監監生江臨,兩人自幼相識,也可稱一句“竹馬竹馬”。
只是這江臨的學問比之子今要差上些許,無甚名氣,酷愛出席宴席卻苦於無人邀請,只能跟著劉子今,才能混上個好席位。
他湊過來,饒有興趣地小聲問:“我說子今,你可是從來不愛熱鬧的,最近兒怎麼回事?頻頻出席各家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