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 > 第205章 戰爭機器,西夏王國

第205章 戰爭機器,西夏王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何為驕兵計?”

李元昊現在對馬元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漢人就是不一樣,腦子裡的陰謀詭計似乎層出不窮啊。

更關鍵的是,他竟然只是大宋一名落榜的書生。

這樣的人才,大宋竟然不善加利用,活該大宋滅亡!

在李元昊看來,這是上天對党項人的恩賜,大夏崛起,乃天命使然。

就聽馬元笑道:“回大王,可讓詐降計程車卒在軍中再散佈流言,極力讚美李士彬,以驕其心。”

“就說大夏就是因為有鐵臂相公存在,所以不敢和他作對,如此一來,李士彬便會放鬆對大夏的警惕,然後我軍乘時攻之,金明寨一舉可破。”

李元昊大喜過望,遂從其言。

一時之間,“党項士卒懼怕鐵臂相公”的言論,開始在金明寨中瀰漫開來。

大宋守將聽到這裡,心裡都倍感有面,更別說李士彬了。

隨著此調愈演愈烈,李士彬也開始飄了起來,瞬間感覺自己就是大宋的守護神,開始變得驕縱。

部下一旦犯點小錯,便隨意鞭打,對詐降的党項士兵,反而重加賞賜,漸漸放鬆了警惕和戒備。

李元昊見計謀得逞,在馬元的建議下,更是火力全開。

一面對李士彬行驕兵之計,另一方面又休書給包拯,表達和談之意,試圖讓大宋徹底放下戒備。

此計雖妙,只可惜打錯了算盤,遇上的是包拯。

包拯豈能看不出李元昊這點小伎倆,所以將計就計。

同樣修書一封與李元昊,表達雙方和談之意。

另一方面,卻積極備戰,加固城防,在各個隘口設定堡壘的同時,積極訓練士卒。

岳飛和林沖訓練騎兵,魯智深和武松訓練步兵。

同時,又暗中提醒李士彬,告知這是西夏的驕兵之計,不可疏忽大意,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李士彬這才恍然大悟,假裝驕橫,心裡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麻痺李元昊,暗中做好防禦工作。

宋夏雙方足足維持了一個多月的寧靜,李元昊為了讓包拯相信他的誠意,沒有發動任何偷襲。

而包拯為了讓李元昊相信自己中計謀,也沒有對西夏做任何攻伐。

宋夏之間以一種極為微妙的狀態,維持了短暫的和平。

李元昊誤以為時機成熟,大宋已徹底放鬆警惕,於是集中優勢兵力,將西夏最為精銳的鐵鷂子軍、擒生軍、衛戍軍、潑喜等常備軍集結西平府,決定一舉拿下金明寨和延州府。

西夏實行的是徵兵制,成年壯丁二丁抽一,編入軍籍。

士兵平時從事生產,或牧馬、或種地、或打造器械,閒暇時訓練,一旦戰時,便由各大部落首領召集出征,靈活自如。

而大宋在軍隊方面,實行的卻是終身制,國家每年的財政稅收,百分之八十都用於養兵,給大宋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徵兵制的實行,大大減輕了西夏的財政負擔,也讓西夏有精力四處作戰。

早在李元昊的爺爺李繼遷時期,党項人便對吐蕃、回鶻和遼國用兵。

到李元昊時期,西夏已擴張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地盤。

李元昊時期,西夏軍隊已抵達五十萬人。

在全國設定了十二個軍區。

軍隊重點集中在賀蘭山、靈州、興慶府三角地帶,以及邊界地區。

這樣的配置,不但扞衛了首都興慶府,還加強了邊防。

佈防極為合理,內外並重,靈活自如。

而邊防軍隊,配備的是戰鬥力極強的羌兵,稱之為“山訛”,乃邊防主力大軍。

除此之外,李德明和李元昊均推行另一項軍事政策——血夫政策。

何為血夫?

李德明父子為了彌補西夏人口短缺問題,所以不得不在士卒上下功夫。

無論古今,人口始終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最基本因素。

而相比遼國和大宋,乃至於南邊的大理和吐蕃,西夏的人口是最少的一個國度。

所以,李德明和李元昊經常發動對周邊國家的侵擾戰爭,尤其是大宋邊境,掠奪人口。

將八歲以下的男丁編入軍籍進行魔鬼般的殘酷訓練。

將這些掠奪而來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封閉式軍事訓練,從小便相互搏鬥廝殺。

待到孩子稍微年長之後,便模仿對敵作戰的陣勢,讓孩子相互衝殺。

被打倒

目錄
霸王花,小槓精,無敵的我亮晶晶流浪劍客在漫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