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搬新家姑姑叮嚀(第1/2 頁)
搬家的那天小姑姑全家都來了,大伯家來了老三老四,三叔家來了三叔和他家大女兒,大兒子。
家中父親和大哥的衣物搬了過來,沒地方放就放在了樓上。
樓下左邊一間放了娘倆的東西,弟弟林萬幸的衣物被小姑姑林樹真拆了用漿糊塗了些硬布,準備讓自家大女兒給娘倆做幾雙布鞋。
“這些東西留著讓你阿孃更傷心,讓她啥都看不到感受不到,說不定還能慢慢好起來。”小姑姑耐心道。
小石樓下面一共有三間,左邊住了娘倆,右邊一間空著,中間是個小廳堂,也是上下樓的樓梯所在處。
樓上只有兩間房,兩間房屋很寬敞,每間都是二十來個平方。
下面一間才十多個平方。
樓下出門右手邊是廚房,廚房裡的火塘有煙道,燒柴都不會起煙不會熗,這樣使用起來就挺方便的。
幾家人幫著娘倆搬過家後,就在小廚房裡的火塘上煮了個鍋子來吃過,也感受不到什麼悲傷,連凡寶的阿孃都是高興的樣子,彷彿生活本來就該是這樣。
然後吃完飯大家都離開了,就留下了娘倆。
顧琴書道:“我們不回家嗎?天快黑了,我們也應該回去了。”
凡寶溫柔笑道:“我們不回家,那個家已經不是我們的了,我們拿了銀子,族長送來了二十八兩半銀子,這是立柱踩樓做門窗剩下的。
從此後這裡才是我們的家,我們以後就要住在這裡了。”
顧琴書惆悵道:“那你阿爹和哥哥們,還有小幸寶,他們能找到這裡來嘛?”
凡寶笑道:“當然能,隔壁鄰居會告訴他們的,以後我們就安心的住在這裡,這裡是不是特別好?”
顧琴書笑道:“我記得我家原來住山腳下,山上裂了個口子,眼看下面的房子要被埋了,我們才搬的家是不是?”
凡寶知道她是想起了從孃家搬到婆家的過程。
凡寶的父親是從軍在外的一個小軍將,因為離開軍營時年紀有點大了,就在京郊做了上門女婿。
外婆不喜歡自家女兒找的這個女婿,所以給他們分了一個不太好的院子,才過了幾年,院子上面就有了山崩的跡象,一家人商量後離開了那邊。
回到了父親的老家,祖母更不喜歡他們,當場就讓他們住在外面的老破小裡。
一家子好不容易蓋上了新房,父親和大哥出去夜獵又一去不復返。
沒幾天小兒子就被人家搶了,不知所蹤。
這就是凡寶她阿孃顧琴書淒涼的人生,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讓她徹底崩潰了。
小姑姑家兒子關橋生拉來一車慄炭:“這是三舅舅燒的,凡寶你看著給他們點錢吧,一點不給好像又不像話。”
凡寶摸出一顆銀幣,關橋生為難道:“三斤炭外面賣兩顆銅錢,這一車要不了這麼多,要不我再去拉一車?”
一顆銀幣對等五百銅錢,是五錢銀子製作而成。一牛車炭大概有七八百斤,用的是十六兩為一斤的通用秤。
凡寶盤算了一下,再來一車是差不多,就同意了:“我們柴禾少,正要用多的炭。也不能只想到省錢,那就麻煩橋生哥了。”
關橋生笑道:“倒也不麻煩,趁現在沒下雪把事情辦好,早晚都要做的事。
你還是要小心火燭,別說這裡沒有隔壁鄰居,灶屋裡不要放柴。這些炭我堆到灶屋外頭,反正這裡下雪也淋不到,有山洞在上面擋著呢。”
關橋生又拉了一牛車慄炭來,便趕著牛車要回去,凡寶已經做好晚飯,天氣微寒,已經是九月中旬,晚上就在火塘上煮了小火鍋。
凡寶家的菜園子在下面的小河邊上,不小的一塊,大約有三分地。
這一段日子雨水還好,不然娘倆顧了前顧不了後的,也不能有菜吃了。
菜地裡的菜都生長的挺好的,嫩綠美味,只是哪怕去地裡摘菜,凡寶都要牽緊了瘋孃的手,怕她在家裡惹出禍事來。
為了有一塊更好的菜園子,近一點的,能不下山就能輕鬆摘到菜,凡寶用了幾天,帶著阿孃在溶洞外的新蓋的茅廁下面開荒。
茅廁蓋在了溶洞一側,為了在洞里居住聞不到一點味道,大伯家的老四親自動手,鑲的石板口,下面有兩丈深的能衝到一個天然石塘裡。
茅廁也是用石板蓋的,甚至分做了兩邊,寫上了男女。
主要是擔心路邊上的人看到這裡有人家,可能會跑上來方便方便。
這邊到村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