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攆出村子(第1/2 頁)
林凡,比大哥小十一歲,比二哥小四歲,小名凡寶,母親夜裡夢見仙女下凡的第三天生了她,父親言:“仙女定是犯了天規被罰下界,就讓她平平凡凡過一生吧。”
她出生一年半後,母親又生了個弟弟。
小弟一歲左右的時候,父親和大哥外出狩獵,一去不歸。
村裡林姓族人每家都出動一人去山裡找了三天未找到,便不了了之。
二哥此時年不到七歲,正是懵懂悲傷不知所措的年紀,二姑媽聽說他家遭難,便讓大兒子過來將老二接走了,去了三百里外的三江口。
三歲不到的林凡與母親和一歲的弟弟相依為命。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弟弟在家門口被拐子硬生生從母親的手上搶走,轉瞬消失在洶湧人潮中。
他們村就在集鎮邊上,路口就是四營鎮。
四營鎮周邊有四個村子,更早時候屬於兵墾之地,共有四個營區生活在周邊,形成西南第一重鎮。
心裡無比自責的阿孃當天就瘋了,見人就打,咬,經常將小凡寶捂得透不過氣來,好幾次娃都差點被憋死。
不僅如此,瘋娘也不再會做飯,有兩次幾乎將房子點燃。
隔壁住著的是凡寶的一個隔房堂哥的一家人,因為害怕被點了房子連累他們家,到處跑到處告,要求娘倆搬走。
此時已經到了秋收後的九月初,凡寶九月初九才三歲。
天氣漸涼,娘倆無處可去,最後透過家族商量,將凡寶家的房子賣給隔壁的隔房堂哥家。
而後全族人出動,在出村半里路外的懸崖中間,放羊娃經常上下的小路邊的大溶洞裡安置她們。
那裡有個敞口很大的溶洞,林家人準備在大溶洞裡給她們娘倆建造一個小平房,用以居住。
那裡歷來被村裡人叫做神仙洞,因為之前有修仙的人在那裡住過。
他們家的田和地,先說由三叔家耕種,算是佃給三叔家,有收成後交一半糧給娘倆。
但是嫁在村裡的小姑姑不同意:“我二哥家的田地我家來種,因為他們家老大是秀才,田地不用上稅。
爺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不能算沒了,只能算失蹤,萬一哪一天找回來呢?
再說我二姐帶走了林萬明,只是帶他過去唸書,長大了怎麼也要回來繼承家業的。
我家種二哥家的田地,糧食全部歸她娘倆,我們顆粒不收。我們家每年要請工,當然就可以順帶連我二哥家的田地都種了。”
眾人見她一臉你們不同意我就鬧給你們看的樣子,林家人都沉默了。
隨後村長擬了文書,便定下了凡寶娘倆的去處。
在小姑姑的胡攪蠻纏下,溶洞裡的小屋蓋成了木柱框架加全石砌:“我二哥家的房子賣得六十八兩銀子,如若你們不能將六十八兩使完,我定然會不客氣。”
凡寶的小姑姑林樹真,嫁了村子裡一家土財主,丈夫人高馬大,百般能幹,家裡還養著六個長工,三個女僕,是村子裡除了鎮長家之外過得最富裕的人家。
另外凡寶的大伯家也是村子裡的大戶,三進的大宅院,是分完家以後另蓋的。
凡寶的爺爺奶奶都還在世,與大伯家一起住,至於分家的原因,凡寶未出世前已經分了,所以她也不清楚。
小姑姑之前和凡寶她阿孃見天吵架,兩人誰也看不起誰,有一次差點大打出手,所以小姑姑從來不來凡寶家。
但是這次她真的很給力,不但把自己的丈夫和大兒子,以及家裡的六個長工派過來幫著蓋房子,而且她自己整天蹲在一邊,什麼活也不幹就是指手畫腳。
“這個石頭還得再找平,不能出現一點誤差。”
“屋子外面起個有火塘的廚房,就是有煙囪的火塘,你們會砌麼?一邊通向起居室,一邊起個臺子,臺子中間裝爐條,這樣才好扒灰。
在臺子上炒菜煮飯,一根菸道通往起居室的炕床下。
這裡冷嗖嗖的,母女兩個的日子以後怎麼過?晚上睡覺還不得被凍僵?”
林家族人只得照辦,出工不拿錢,一家來一人,現在正好是農忙已經過了的季節,大伯家來了大伯和他的兩個兒子,三叔家來了三叔和大兒子。
別的人家就只來一個,因為林家家族比較大,一家一個也有七十多些人,加上小姑姑家的,竟然三天就將想象中的石樓砌成了。
都是就地取材,附近有一處每家蓋房子都要去取石頭的採石場,整個將近兩裡高十幾裡寬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