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紅蓮業火亂洛陽 障夜天羅追困獸(第5/5 頁)
不用談將其拔起;二來昔日古蜀熔鑄五金秘法早已失傳,那尊金剛殘像亦是無法撬動,無奈之下住持也只能重修三門殿頂,不再去理會那尊碎裂佛像與插入地中金杵。直至第五個年頭,被大興善寺收養的這孩兒,一日偶然途徑三門殿,見了這柄金杵,忽有靈犀互通,起手之間,竟單臂一舉將其拔出地面,揮舞起來。這一神奇舉動立刻驚遍大興城上下,自然也驚動了宇文述與先主文帝楊堅前來,見了那孩子相貌,又聽寺中僧眾細說當年諸事,想明白了這各中原委,經文帝一番勸解調停,這孩子才得以認主歸宗,隨著宇文述一同回府。不過宇文述雖然認了這個兒子,將其領回府邸,但他畢竟是私生庶出,為了將其與正室嫡出三子區分,便給他取了單名一個“博”字。這些事當年人盡皆知,亦是在大興城內被百姓傳得沸沸揚揚,尤其那金剛臨危救命、幼童單臂拔杵之事,被說得神乎其神,更有甚者,竟說宇文博天生神力,就是金剛密跡大鬼神王轉世投生。
楊玄瑛幼時居大興城中,也曾聽過這些奇聞軼事,當時只作以訛傳訛,聽過便罷,不以為意,一笑置之。而此時見他擲刀這一手功夫,便知其天生神力並非虛言,硬碰必定不是他對手,可若讓他帶驍果軍北去,比讓樊子蓋南下更是兇險萬分,想到此處,楊玄瑛強持鎮定,緊握手中流雲槊,一邊全神戒備,一邊尋思破敵之法。
而此刻,宇文博盤馬立於橋頭,大聲說道:“車騎將軍宇文博在此!”說話神態,透出孤傲之氣,藐視一切。宇文博話音一落,提著金杵,攜起馬韁,緩緩踱橋而來。雄姿英發,龍驤虎步,再加其一身金鎧炫光耀眼,腰間瓔珞五色玄華變幻,流彩奪目,宛如帝釋座前護法金剛,不怒自威,直教人顫慄敬畏。楊玄瑛所帶來刀簇手,皆是李子雄麾下久戰死士,也算亡命之徒,竟也見之生怯,一個個神情凝重,緊握手中大刀,不僅無人敢上前挑釁,還不自主向兩邊退開,給他讓出一條道來。
宇文博至楊玄瑛面前站定,舉杵一指她說道:“我奉陛下聖命,前來平叛剿寇,有不服者儘可一同來戰!”眼下洛陽攻防大局未定,緊要關頭,楊玄瑛豈甘功虧一簣,她挺起手金槊而道:“金剛密跡大鬼神王!本姑娘才不信這等邪門之事!”只見她嬌叱一聲,縱身躍起,挺槊便刺。這一擊騰雲乘霧,分濤劈浪,不留餘力,直取要害。可眼看槊尖迫近,宇文博不慌不忙,氣定神閒,起手揮杵,輕輕向上一挑,輕描淡寫之間,已架住流雲槊,將楊玄瑛連槊帶人,一併撥上半空。
楊玄瑛被他攔下一招,並未氣餒,半空中她使槊粘上金杵,用勁一按,壓住金杵,借他向上一挑之力,順勢一個魚躍翻身,眨眼間轉過身體,藉著下墜高屋建瓴之勢,又刺宇文博胯下那匹赤狨龍驤馬首而去。也是楊玄瑛知道宇文博坐於馬上,自己徒步身處劣勢,便想射人先射馬,將他打落下來再說。不料就她凌空轉身那彈指一瞬,宇文博已看破其用意,一聲叱吒,猝然橫過手中金剛杵,直衝她身子重重掃去,這正是:
護法夜叉鎮三界,伏魔金杵擎九天。
驚俗紫電破青冥,大鬼神王降凡間。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