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在路上 11(第1/2 頁)
“姐姐們,我能幹點啥不?”鄒承安看著已經接水開始和麵的林年和準備調餡兒的王琳,一時手足無措不知乾點什麼。雖然知道自己在的話可能也是礙手礙腳,但是總得表示表示不是,不然節目播出之後,自己被罵的話可就慘了。
“弟弟,調餡兒這兒你幫不太上忙,一會兒跟著包餃子就行了。擇過菜嗎?擇過?那就幫我們備一下菜吧,包菜手撕開,一會兒炒個手撕包菜,然後把西紅柿給切了,雞蛋打上四個吧,做個西紅柿炒蛋,生菜也掰開吧,炒個生菜吃。年年,這些你覺得夠吃了麼?”
“夠了吧,我這邊的麵粉基本上都和完了,能包好多呢。”
“行,那我們就只炒這三個菜吧,弟弟你就按我說的準備吧。”
包餃子的過程很有趣,和詩屬於兩手不沾陽春水,會吃不會包,兩個男生也只吃過沒見過餃子包出來的的過程。
民宿沒有國內的那種蓋墊,幾人只好在桌子上鋪上保鮮膜操作,不一會兒,教學局之後,桌面上出現了各種奇葩形狀的餃子。
“沒事兒,只要捏嚴實了就行,吃肚子裡都一樣,煮的時候煮不破就行。”林年見到他們包得亂七八糟,安慰他們道,生怕他們的自信心被打擊到。
“年年說這話的時候,我環視了我小時候學包餃子,我奶奶在我旁邊擀皮時說過的話。”
“小小年紀怎麼總是說出超越年紀的話,不看臉,我還以為是王琳說的……”
“林年身上真的有一股異於同齡人的成熟和穩重感欸,你們說這是不是她很少接偶像劇的原因啊?即使男演員比她大,但是兩個人出現在同一個鏡頭裡,就總給我一種姐弟戀的感覺。”
眾人買了很多餡料,和了很多面,包了很多餃子,林年看著面前的一幕,不禁回想起前一世自己在家中招呼至交好友來出租房包餃子過年的場景,尤其此時正是冬天。
“咱這也算是提前過年了吧?”林年感嘆道。
“今天是不是正好是小年?”提起過年,大家有些恍惚,人在國外,沒有身處過年的氛圍,竟然已經不記得具體春節的日子,“這麼巧啊,我就是突發奇想,竟然撞上小年了,正好我們今天在亞超買了些湯圓,一會兒一起煮了,就當提前一天慶祝南方的小年啦。真是太巧了。”
幾人一邊包著餃子一邊話著家常,一時之間令人倍感溫馨。
“我又幻視我每年放假回家,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包餃子的場景了。可惜奶奶去世後,上一輩徹底沒人了,大家再也聚不齊了,都是各自在各自的家裡過年,然後大年初一外出旅遊。”
“我們也是,以前還覺得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好煩,但現在人長大了一些,反而喜歡聚在一起過年的氛圍了,然而條件卻在也不允許了。”
“乾杯!慶祝我們在國外的第一頓真正的大餐!”王琳作為大姐主動提起手中的杯子。
“真好啊,我在國內都多少年沒有參與過家庭聚餐,沒有一起過年了。”和詩放下手中的杯子,感嘆道,“在劇組也都是買現成的餃子吃,哪有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包餃子的。”
“我就覺得現在劇組沒什麼人情味兒吧,想我們當年,一個劇組人不多,趕上過年還會聚在一起包頓餃子呢,這些年也見不到了。”王琳感嘆道。
林年一邊吃著餃子一邊默默聽著,沒有說話。
王琳感慨完,看著廖睿明和鄒承安則是風捲殘雲般炫完了盤子中的餃子,啞然失笑,還是年輕人好呀,沒有什麼煩惱,吃飽喝足玩夠就知足了。
“突然覺得大冬天的我就不出門,就在家裡待著也挺好,幹嘛出來受凍……出來這麼久才吃上美味的中餐。”作為幾人中大姐的王琳吃飽喝足後不禁感嘆。
“其實感覺現在國內對於國外旅遊祛魅了很多……”林年接著王琳的吐槽道。
“‘祛魅’?”幾人聽到一個新鮮的詞彙,不約而同地向林年發出疑問。
“簡單的理解,就是祛除魅力。舉個挺有名的例子,就是巴黎在日本人那裡一直有著超高的人氣,大家對浪漫巴黎總是充滿各種想象,結果真的踏上巴黎的土地,卻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是一個浪漫國度。我記得好像還有一個病症在到過巴黎的的日本人中流行,就叫‘巴黎綜合徵’。
“我記得前幾年專門有一波流量揭秘真實的歐洲。那些網紅為了製造差異化,吸引流量,可以說把任何角度的看世界的方式偶都挖掘出來了,其中就包括看看真實的世界。這些網紅向光中展示了什麼威尼斯的小偷,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