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在路上 10(第1/2 頁)
幾人離開居里夫人博物館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
“來了這幾日,有點想念中餐的味道了。”王琳不禁感嘆,其他幾人聞言瘋狂點頭。
“我查了一下,咱們下午去的景點附近就有一家亞洲超市,我們直接去那邊轉一轉,然後去亞超買東西,晚上自己做著吃?”
“要不咱直接放棄下午的行程行麼,回民宿規劃一下晚飯吃什麼,然後兵分幾路去買食材?”和詩建議道。
“可是咱們一天下來也沒轉過多少地方,在華沙就待兩天三晚……”廖睿明欲言又止,他很想出去轉一轉。
因為職業問題,他很少在國內旅行,但是國外幾個知名的旅遊城市他早就探索得差不多,這次能夠跟著節目組一起來一些之前從沒考慮過的國家,他不想放棄機會。
陸姳察覺到廖睿明不想在民宿裡做飯,其實自己也不想待在民宿,更想出去玩:“要不然,咱們分組,想出去玩的人就出去玩,不想出去的就在民宿待著?”
說起來,這樣的安排有些不合理,憑什麼出去玩的人回來就能吃到好吃的,而留下的人還要給幾人做飯。聞言,提議的人臉上自然有些不痛快。
但是人人都是人精,誰又願意指出這個方案的問題呢?旅行的時候總有一些犧牲,而且雖然陸姳提的建議不那麼合理,但就算有人出來反對,但也提不出更合理的建議了,全部留下或全部出去,兩邊的人都不痛快。
現在分開行動,雖然留下的一方心裡不太痛快,但是出去玩的人也無法太心安理得。
關鍵時刻,還是林年想到一個緩和的方法,“咱不是要去亞超買東西麼,但是亞超不一定有所有的東西,一些常見的食材,比如豬肉、牛肉什麼的,波蘭本地的超市應該就能買到,亞超無非是一些不常見的食材。咱們兵分兩路。想去玩的就去瓦津基博物館及附近轉一轉,然後他們順路去亞超買東西,其他人則就近體驗一下當地的超市的氛圍,既買到東西,也領略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然後晚上5點左右回民宿集合,大家一起做飯。”
一場危機消弭於無形,無奈導演故意搞事情,在下期預告時故意讓剪輯師剪輯出劍拔弩張的氛圍,並且在節目組宣發部門的運作下上了高位熱搜,引起大家的討論。
不過除了前面幾天,林年聽到過劇組工作人員議論,之後便再也沒聽說過,在劇組的高效運作下,一個個人累得像狗一樣,每天下了班就只想把自己甩在床上休息。
在林年不知道的地方,謝理工作室也吩咐宣發部門擷取了林年的一些高光時刻在不同的平臺營銷了一番,藉此助力林年的人氣更旺一些。不過她沒有直接買水軍營銷林年多棒,而是藉著林年的背景說事兒。
“論人情世故,還得是魯人!”雖然這樣的高位熱搜帶著明晃晃的刻板印象,但是不得不提在全網玩梗的當下,打不過就加入才是王道。雖然等到下期播出時,這個梗的熱度已經有些過去,但是她還是讓手下的工作人員用各小組養好的號發了一些帖子。
比如:“魯省就是美女多!盤點不同時代的魯省美女!”“娛樂圈高情商盤點!”然後將林年不露痕跡地混入其中。林年在《在路上》的最新表現也被夾在其中,用來論證魯人的高情商。
這些帖子因為內容充實有理有據,圖片動圖全部拿來用來佐證,而被各小組的管理員加精。
僅僅是內容詳實哪裡夠,大家的審美都不同,同一個帖子羅列了這麼多美女,或者不同人的高情商發言,自然就有不喜歡某人的跳出來反駁,一番操作下來,帖子的熱度也很高,一天下來就能突破百樓,甚至隨著不同的節目播出,總有各自的粉絲帶著新的物料來樓裡安利,或者帶起一輪新的吵架。
就這樣,一番正炒反炒,這些帖子不僅在粉絲那裡掛上了名號,甚至一些不太感冒的路人也會點進來看看熱鬧。
最終的分組其實是廖睿明、陸姳和提出在家做飯吃的和詩去了亞超,而林年、王琳和最小的弟弟鄒承安來到當地的一個市場——哈拉·米洛斯卡集市。雖然大家沒有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上搜到關於這個集市的資訊,但是據說這裡擁有什麼都可以買到的商店,也是最挑剔的廚師前來購物的地方。
幾人趕到的時候雖然已經是下午時候,但是市場上人頭攢動,比他們之前在拉脫維亞集市上看到的人還多,不愧是中歐一帶最大的城市。
“這裡有豬肉和牛肉,你們想吃什麼?”林年拍了幾張照片發到群裡。
“咱晚上能包水餃嗎?”也不知道陸姳怎麼想